中国儿童纪录片中的儿童形象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1章 从"儿童的发现"到"儿童本位"理念 | 第11-19页 |
·"儿童"发现的历程 | 第11-13页 |
·"儿童"的概念 | 第11-12页 |
·对"儿童的发现" | 第12-13页 |
·"儿童本位"理念的解析 | 第13-15页 |
·儿童本位的内涵 | 第13-14页 |
·"儿童本位"理念在中国 | 第14-15页 |
·纪录片对儿童的发现 | 第15-19页 |
·儿童纪录片概念的探索 | 第15-17页 |
·儿童纪录片对"儿童本位"的寻找 | 第17-19页 |
第2章 五味人生—中国儿童纪录片中的儿童形象 | 第19-31页 |
·影像中的儿童形象 | 第19-22页 |
·国外影像中的儿童形象 | 第19-20页 |
·国内影像中的儿童形象 | 第20-21页 |
·影像中儿童的形象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中国儿童纪录片中儿童形象面面观 | 第22-31页 |
·中国儿童纪录片选题趋向 | 第22-23页 |
·儿童纪录片中的儿童形象 | 第23-31页 |
第3章 返璞归真—"儿童本位"下的儿童形象 | 第31-38页 |
·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 | 第31-35页 |
·儿童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35-38页 |
第4章 探寻儿童纪录片中的儿童形象 | 第38-54页 |
·儿童的思维与思维儿童化 | 第38-41页 |
·是非善恶式思维 | 第38-39页 |
·力的渴望式思维 | 第39页 |
·喜剧式的思维 | 第39-40页 |
·小大人的思维 | 第40页 |
·思维的儿童化 | 第40-41页 |
·儿童形象的定位——从题材、人物、视角、镜语说起 | 第41-54页 |
·题材 | 第42-45页 |
·人物 | 第45-47页 |
·视角 | 第47-50页 |
·镜语 | 第50-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主要参考影片 | 第59-60页 |
附录一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