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0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植物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变化 | 第10-14页 |
·光合作用 | 第10页 |
·相对膜透性 | 第10-11页 |
·丙二醛 | 第11页 |
·保护酶系统活性 | 第11-12页 |
·内源激素 | 第12页 |
·可溶性蛋白 | 第12-13页 |
·脯氨酸 | 第13页 |
·可溶性糖 | 第13页 |
·叶片含水量 | 第13-14页 |
·外源物质对植物抗高温的保护作用 | 第14-18页 |
·水杨酸 | 第14-15页 |
·氯化钙 | 第15-16页 |
·脱落酸和茉莉酸 | 第16页 |
·草酸 | 第16页 |
·抗坏血酸 | 第16页 |
·油菜素内酯 | 第16-17页 |
·亚硒酸钠 | 第17页 |
·甜菜碱 | 第17页 |
·其他外源物质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高温胁迫对西葫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18-2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18页 |
·测定方法 | 第18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18-21页 |
·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西葫芦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18-19页 |
·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西葫芦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19页 |
·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西葫芦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西葫芦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20-21页 |
·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西葫芦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21页 |
·讨论 | 第21-23页 |
第四章 外源水杨酸对西葫芦幼苗耐热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23-2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3页 |
·材料 | 第23页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23页 |
·测定方法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西葫芦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4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西葫芦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胁迫对西葫芦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25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西葫芦幼苗CAT活性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西葫芦幼苗APX活性含量的影响 | 第26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西葫芦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29页 |
第五章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西葫芦幼苗耐热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29-3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9页 |
·材料 | 第29页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29页 |
·测定方法 | 第29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29-32页 |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高温胁迫下西葫芦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高温胁迫下西葫芦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页 |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高温胁迫下西葫芦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高温胁迫下西葫芦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高温胁迫下西葫芦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高温胁迫下西葫芦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讨论 | 第32-3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4-35页 |
·高温胁迫对西葫芦幼苗耐热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34页 |
·外源水杨酸对西葫芦幼苗耐热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34页 |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西葫芦幼苗耐热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