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征地补偿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7-19页 |
| 2 征地补偿机制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 ·征地补偿理论依据 | 第19-23页 |
| ·产权理论 | 第19-20页 |
| ·地租理论 | 第20-21页 |
| ·效用价值论 | 第21-22页 |
| ·补偿理论 | 第22-23页 |
| ·科学发展观 | 第23-24页 |
| ·社会保障理论 | 第24-26页 |
| 3 我国失地农民补偿现状分析 | 第26-34页 |
| ·失地农民利益补偿少净收入下降 | 第26-28页 |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水平低 | 第28-30页 |
| ·社会保障覆盖面窄 | 第28-29页 |
| ·社会保障水平低 | 第29-30页 |
| ·失地农民就业支持不足 | 第30-31页 |
| ·就业率低 | 第30-31页 |
| ·就业待遇差 | 第31页 |
| ·就业范围窄 | 第31页 |
| ·失地农民心理问题遭忽视 | 第31-34页 |
| 4 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 第34-45页 |
| ·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发展历程 | 第34-40页 |
| ·起步阶段 | 第34-35页 |
| ·调整阶段 | 第35-36页 |
| ·完备阶段 | 第36-37页 |
| ·新发展阶段 | 第37-40页 |
| ·当前征地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40-45页 |
| ·受益主体不明确 | 第40-41页 |
| ·补偿标准不合理 | 第41-43页 |
| ·补偿方式不灵活 | 第43页 |
| ·补偿程序不完善 | 第43-45页 |
| 5 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的指导原则 | 第45-48页 |
| ·以“农”为本 | 第45页 |
| ·依法补偿 | 第45-46页 |
| ·因地制宜逐步推进 | 第46-47页 |
| ·兼顾公平与效率 | 第47-48页 |
| 6 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 第48-59页 |
| ·明确农民主体地位 | 第48-49页 |
| ·以市场为基础全面补偿失地农民利益损失 | 第49-50页 |
| ·改变确定征地补偿标准的方法 | 第50页 |
| ·扩大征地补偿范围 | 第50-51页 |
| ·创新征地补偿方式 | 第51-52页 |
| ·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体系 | 第52-55页 |
| ·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52页 |
| ·主要措施 | 第52-55页 |
| ·转变失地农民就业观念 | 第52-53页 |
| ·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所” | 第53-55页 |
|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 第55-58页 |
| ·完善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56-57页 |
|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 第57-58页 |
| ·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第58页 |
| ·建立和谐氛围解决失地农民心理问题 | 第58-59页 |
| ·媒体介入帮助树立失地农民的正面形象 | 第58页 |
| ·加强社区文明建设形成宽容良好的社区氛围 | 第58-59页 |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