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网络视频对于政治选举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动机:YouTube 风潮第9-10页
   ·传播科技对于政治选举的影响第10-15页
     ·历史第10-12页
     ·互联网时代来临第12-15页
   ·研究目的与论文结构第15-17页
     ·研究问题与假设第15-16页
     ·论文结构第16-17页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第17-26页
   ·文化研究第17-18页
   ·使用与满足研究第18-20页
   ·选民投票理论第20-21页
   ·形象理论第21-24页
     ·形象的意义第21-22页
     ·候选人形象的发展第22-23页
     ·形象类目的建立第23-24页
   ·互联网与政治传播第24-26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26-34页
   ·研究方法第26-28页
   ·案例介绍:2008 年美国总统大选之民主党内初选第28-31页
   ·视频文本取样第31-34页
第四章 视频个案文本分析第34-53页
   ·个案介绍与文本分析第34-51页
     ·“I Got a Crush第34-37页
     ·Yes We Can - Barack Obama Music Video (是的,我们可以!-奥巴马音乐录像)第37-40页
     ·Obama Speech: 'A More Perfect Union' (更完美的联邦)第40-45页
     ·Vote Different (不同的选择)第45-46页
     ·The Shocking Video Hillary Does NOT Want You To See!(10f2)(希拉里不希望你看到的惊人录像(上))第46-49页
     ·Hillary WASN'T LYING! Bosnia gunfire footage discovered...(希拉里并未撒谎!揭露波斯尼亚枪林弹雨的真相…)第49-51页
   ·综合分析与比较第51-53页
第五章 网络视频在选举过程中的功能性分析第53-64页
   ·YouTube 对于候选人(阵营)的影响第53-58页
   ·YouTube 对于选民的影响第58-60页
   ·YouTube 对于其他媒体的影响第60-62页
   ·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4-69页
   ·研究发现第64-67页
     ·YouTube 对于候选人形象的放大效应第64-66页
     ·互联网媒体强化传统竞选方式的综效第66-67页
     ·数字汇流造成新旧媒体的互补与融合第67页
   ·检讨与建议第67-69页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67-68页
     ·研究网络视频对于中国的现实意义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机报内容的实证研究--以“i-news报”为个案
下一篇:基于视觉传感的初始焊接位置自主导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