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四川地区汉族人群Rh(D)变异体分子机制研究 | 第1-4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前言 | 第6-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23页 |
结果 | 第23-25页 |
讨论 | 第25-29页 |
附图 | 第29-35页 |
附表 | 第35-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第二部分 四川地区汉族人群中真正Rh阴性个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 第44-53页 |
中文摘要 | 第44页 |
英文摘要 | 第44-45页 |
前言 | 第45-4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6-47页 |
结果 | 第47-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附图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第三部分 已发表的文章及综述 | 第53-72页 |
四川地区汉族人群Rh(D)变异体分子机制研究 | 第5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Rh(D)变异体及Rh抗原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 | 第65-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第四部分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