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亚洲棉GaP5CS和GaTPS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英文缩略表第13-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5页
   ·植物启动子研究进展第14-17页
     ·植物启动子的组成和功能结构第14-16页
     ·启动子的分类第16-17页
   ·启动子的应用第17-22页
     ·外源启动子在棉花中的应用第17-20页
     ·来自棉花中自身启动子的研究与应用第20-22页
   ·棉花的耐旱性研究第22-23页
     ·植物渗透调节物质与棉花耐旱性第22页
     ·棉花耐旱育种第22-23页
   ·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页
   ·实验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亚洲棉 GaP5CS 和 GaTPS 基因的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第25-41页
   ·实验材料第25-26页
     ·植物材料第25页
     ·菌株与载体第25页
     ·酶与生化试剂第25-26页
     ·引物合成第26页
     ·培养基第26页
   ·实验方法第26-33页
     ·植物材料的培养第26页
     ·棉花基因组DNA 的提取第26-27页
     ·启动子的克隆第27-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39页
     ·棉花基因组DNA 的提取第33-34页
     ·启动子的克隆第34-36页
     ·亚洲棉GaP5CS 和GaTPS 基因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6-39页
   ·讨论第39-41页
     ·改良的TAIL-PCR 法扩增基因上游序列中存在的问题第39-40页
     ·GaP5CS 基因启动子和 GaTPS 基因启动子的分析第40-41页
第三章 亚洲棉GaPROP5CS 和GaPROTPS 启动子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瞬时表达分析第41-52页
   ·实验材料第41-42页
     ·植物材料和主要仪器第41页
     ·菌株及载体第41页
     ·酶与试剂第41页
     ·引物合成及测序第41页
     ·植物组织培养基第41-42页
   ·实验方法第42-48页
     ·中间载体 pCBI(由 pBI121 与 pCAMBIA 2300 构建而成)的构建第42页
     ·GaPROP5CS 和 GaPROTPS 启动子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2-44页
     ·对照表达载体 pCBI-CaMV 35S 与 pCBI-rd29A 的构建第44-45页
     ·启动子的瞬时表达分析第45-48页
   ·结果与分析第48-50页
     ·启动子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8页
     ·pCBI-CaMV 35S 与 pCBI-rd29A 载体的构建第48-49页
     ·启动子瞬时表达分析第49-50页
   ·讨论第50-52页
第四章 表达载体的农杆菌的转化及植物转化第52-68页
   ·实验材料第52页
     ·植物材料第52页
     ·菌株及载体第52页
     ·酶与化学试剂第52页
   ·实验方法第52-59页
     ·含有植物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第52-53页
     ·叶盘转化法转化烟草第53-54页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第54-56页
     ·转基因阳性植株的筛选第56-57页
     ·启动子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第57页
     ·GUS 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第57-59页
   ·实验结果第59-67页
     ·农杆菌的转化第59-61页
     ·转基因烟草的获得第61-62页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第62-63页
     ·转基因烟草阳性植株的分子检测第63-64页
     ·启动子在转基因烟草中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第64-65页
     ·GUS 蛋白测定和 GUS 酶活活性分析第65-67页
   ·讨论第67-68页
第五章 亚洲棉 GaPROP5CS 启动子的缺失分析第68-74页
   ·实验材料第68页
     ·植物材料第68页
     ·菌株、载体、酶与试剂第68页
     ·引物合成及测序第68页
   ·实验方法第68-70页
     ·启动子缺失片段的获得以及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8-70页
     ·启动子缺失表达载体的基因枪转化第70页
     ·部分高活性缺失启动子的烟草转化第70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0-73页
     ·启动子缺失片段的扩增第70-71页
     ·启动子缺失载体的瞬时表达分析第71-72页
     ·高活性缺失启动子的鉴定第72-73页
   ·讨论第73-74页
第六章 创新点第74-75页
第七章 结论第75-77页
   ·结论第75页
   ·研究探讨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致谢第83-84页
作者简历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陆地棉矮杆突变体与赤霉素相关的分子机理
下一篇:我国茶树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人为选择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