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分凝结性超音速流传热传质理论及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 | 第10-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3页 |
·可凝结流动现象及应用 | 第15页 |
·超音速分离管技术及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超音速可压缩流中的凝结现象 | 第18-19页 |
·多组分可压缩凝结性超音速流动的研究 | 第19-20页 |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2章 纯水蒸气在喷管中的超音速凝结流动 | 第23-55页 |
·凝结理论 | 第23-28页 |
·过饱和度 | 第23-24页 |
·凝结核 | 第24页 |
·成核率 | 第24-25页 |
·凝结过程的传质模型 | 第25-27页 |
·Gyarmathy 液滴生长模型 | 第27-28页 |
·喷管内水蒸气自发凝结流动 | 第28-46页 |
·基本方程 | 第28-31页 |
·计算方法 | 第31-33页 |
·数学模型的验证 | 第33-37页 |
·摩擦阻力对水蒸气自发凝结的影响 | 第37-41页 |
·膨胀率对水蒸气自发凝结的影响 | 第41-46页 |
·水蒸气非均相凝结 | 第46-54页 |
·数学模型 | 第46-47页 |
·数值研究 | 第47-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双组分混合物凝结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55-87页 |
·基本方程 | 第55-58页 |
·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58-60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60-64页 |
·氮气和水蒸气在喷管内的凝结 | 第64-76页 |
·入口压力对凝结的影响 | 第64-67页 |
·入口温度对凝结的影响 | 第67-70页 |
·入口过饱和度对凝结的影响 | 第70-73页 |
·膨胀率对凝结的影响 | 第73-76页 |
·甲烷和水蒸气在喷管内的凝结 | 第76-79页 |
·甲烷和壬烷蒸汽在喷管内的凝结 | 第79-85页 |
·壬烷临界液滴半径 | 第79-81页 |
·甲烷-壬烷的自发凝结 | 第81-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4章 三组分混合物凝结过程机理研究 | 第87-105页 |
·甲烷-水蒸气-壬烷系统凝结过程分析 | 第87-91页 |
·液滴成核过程 | 第90页 |
·液滴生长过程 | 第90页 |
·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90-91页 |
·甲烷-水蒸气-壬烷的凝结过程模拟 | 第91-102页 |
·物理模型 | 第91-93页 |
·基本方程 | 第93-96页 |
·物性参数的计算 | 第96-97页 |
·程序设计 | 第97-99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99-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5页 |
第5章 湿空气超音速流动与凝结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105-133页 |
·实验系统 | 第105-116页 |
·设备选型 | 第105-106页 |
·空气除尘加湿器 | 第106-108页 |
·喷管的设计 | 第108-112页 |
·压力测量系统 | 第112-113页 |
·粒度测量系统 | 第113-116页 |
·湿空气超音速凝结特性研究 | 第116-124页 |
·湿空气超音速凝结实验研究 | 第116-117页 |
·准备性实验 | 第117-119页 |
·实验结果 | 第119-124页 |
·实验结果的模拟分析 | 第124-132页 |
·均相凝结模拟分析 | 第124-127页 |
·非均相凝结模拟分析 | 第127-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33-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3页 |
附录1 物性参数 | 第143-148页 |
附录2 双组分超音速凝结流动方程组的求解 | 第148-151页 |
附录3 三组分超音速凝结流动方程组的求解 | 第151-154页 |
附录4 实验数据列表 | 第154-18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 第182-185页 |
致谢 | 第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