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选题意义及论文研究方案 | 第7-10页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9页 |
(三) 论文研究方案 | 第9-10页 |
二、罗兴亚民族问题的历史回顾 | 第10-11页 |
三、罗兴亚民族问题的核心——身份问题 | 第11-21页 |
(一) 若开邦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 | 第11-12页 |
(二) 若开邦的文化渊源 | 第12-13页 |
(三) 罗兴亚民族的形成 | 第13-16页 |
(四) 英国殖民主义的“民族分化”政策离间缅甸民族关系 | 第16-17页 |
(五) 缅甸国籍法将罗兴亚人“变成”外国移民 | 第17-19页 |
(六) 罗兴亚人的人权遭到军政府的践踏 | 第19-21页 |
四、缅甸军政府迫害罗兴亚人的动因 | 第21-27页 |
(一) 近代佛教徒与穆斯林矛盾的延续 | 第21-22页 |
(二) 军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第22-24页 |
(三) 若开邦战略位置的引起缅甸军政府的关注 | 第24-25页 |
(四) 缅甸政府要控制若开丰富的资源 | 第25-27页 |
五 罗兴亚民族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 第27-34页 |
(一) 影响缅甸和孟加拉的关系 | 第27-29页 |
(二) 罗兴亚民族问题引发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 | 第29-32页 |
(三) 难民问题威胁缅甸周边国家安全 | 第32-33页 |
(四) 影响东盟一体化进程和形象 | 第33-34页 |
(五) 将引起大国干涉 | 第34页 |
六、结论 | 第34-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