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气象学论文

城市热岛效应与污染扩散的大涡模拟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引言第9-18页
   ·城市热岛效应概述第9-13页
     ·问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现状第10-13页
   ·城市污染扩散问题概述第13-16页
     ·问题背景第13-15页
     ·研究现状第15-16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数学模型与数值方法第18-46页
   ·ARPS 模型介绍第18-35页
     ·变量定义第18-19页
     ·地形追随坐标系第19-20页
     ·流动控制方程第20-23页
     ·湍流亚格子封闭模式第23-26页
     ·地表通量的参数化第26-28页
     ·土壤-植被模型第28-30页
     ·数值离散格式第30-33页
     ·初始场第33-34页
     ·单向嵌套方案第34-35页
   ·物理模型的改进第35-43页
     ·人为热第36-37页
     ·反照率第37-39页
     ·建筑物阻力参数化模型第39-40页
     ·标量扩散模型第40-43页
   ·并行计算方案第43-44页
   ·程序结构第44-46页
第3章 城市热岛效应第46-77页
   ·算例计算条件第46-51页
     ·计算域及网格第46-47页
     ·下垫面参数第47-50页
     ·初始场及边界条件第50-51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51-61页
   ·城市热岛主要影响因素数值分析第61-75页
     ·人为热第61-63页
     ·地表反照率第63-67页
     ·植被覆盖率第67-72页
     ·建筑物第72-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4章 城市热岛对城市污染扩散的影响第77-95页
   ·固定源第77-84页
     ·计算条件第77-78页
     ·固定源的选择第78页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78-84页
   ·流动源第84-93页
     ·计算域及网格第84-86页
     ·初始场及边界条件第86页
     ·交通排放源强度第86-87页
     ·计算结果第87-93页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波浪发电系统振荡浮子结构的优化研究
下一篇:地上-地表-地下空间对象一体三维可视化系统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