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7页 |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概述 | 第13-19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分类 | 第14-15页 |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15-17页 |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介孔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引言 | 第19页 |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 第19-21页 |
·介孔分子筛在传感领域的应用 | 第21-24页 |
·Hg(Ⅱ)光学传感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引言 | 第24页 |
·Hg(Ⅱ)光学传感材料的种类 | 第24-27页 |
·光学氧传感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7-31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光学氧传感材料的种类 | 第28-31页 |
·pH 光学传感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31-35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pH 光学传感材料的种类 | 第32-35页 |
·论文设计思路 | 第35-37页 |
第2章 共价嫁接 Eu(Ⅲ)配合物介孔分子筛 MCM-41功能材料 Hg(Ⅱ)传感性能的研究 | 第37-51页 |
·研究背景 | 第37-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9-40页 |
·配体的合成 | 第40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40页 |
·前驱体Eu(PTA-Si)的合成 | 第40页 |
·功能化介孔分子筛Eu-MCM-41 的合成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0页 |
·FT-IR 光谱分析 | 第41页 |
·小角X 射线衍射和高分辨TEM 分析 | 第41-43页 |
·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 | 第43-44页 |
·光物理性质 | 第44-46页 |
·pH 对Hg(Ⅱ)传感性能影响 | 第46-47页 |
·Hg(Ⅱ)传感性能研究 | 第47-49页 |
·竞争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49页 |
·实际样品中Hg(Ⅱ)的探测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3章 Eu(Ⅲ)配合物/介孔分子筛MCM-41复合材料的合成和氧传感性能的研究 | 第51-65页 |
·研究背景 | 第51-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3-54页 |
·配体的合成 | 第54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54-55页 |
·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4页 |
·FT-IR 光谱分析 | 第55-56页 |
·光物理性质研究 | 第56-59页 |
·氧传感性能研究 | 第59-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Eu(Ⅲ)配合物复合纳米纤维的合成和氧传感性能的研究 | 第65-79页 |
·研究背景 | 第65-66页 |
·实验部分 | 第66-6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67-68页 |
·配体的合成 | 第68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68页 |
·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68-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8页 |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能 | 第69页 |
·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69-72页 |
·复合纳米纤维的形貌和结构 | 第72-73页 |
·氧传感性能和传感机理的研究 | 第73-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R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pH 光学传感性能的研究 | 第79-93页 |
·研究背景 | 第79-80页 |
·实验部分 | 第80-8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80-81页 |
·配体的合成 | 第81-82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8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2-92页 |
·Ru(Ⅱ)配合物的激发-发射光谱 | 第82-83页 |
·Ru(Ⅱ)配合物的激发态寿命 | 第83-84页 |
·pH 对Ru1 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影响 | 第84-89页 |
·pH 对Ru2 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影响 | 第89-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6章 Cu(Ⅰ)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物理性能研究 | 第93-103页 |
·研究背景 | 第93-94页 |
·实验部分 | 第94-9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95-96页 |
·配体的合成 | 第96页 |
·Cu(Ⅰ)配合物的合成 | 第96-9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7-101页 |
·吸收光谱分析 | 第97页 |
·激发光谱分析 | 第97-98页 |
·发射光谱分析 | 第98-99页 |
·固态磷光寿命分析 | 第99-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23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23-125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