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重庆南川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选题背景第8-9页
   ·研究现状第9-1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13-18页
   ·自然概况第13-15页
     ·地质地貌概况第13页
     ·土壤和植被概况第13-14页
     ·气候概况第14页
     ·水资源概况第14-15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15-18页
     ·区位条件第15-16页
     ·资源条件第16页
     ·产业条件第16-18页
第3章 南川石漠化特征及成因分析第18-23页
   ·南川石漠化特征分析第18-20页
   ·南川石漠化成因分析第20-23页
     ·自然原因分析第20-21页
     ·人为因素分析第21-23页
第4章 石漠化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第23-26页
   ·石漠化趋势依然严重第23-24页
   ·人口众多,贫困形势严峻第24页
   ·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第24-25页
   ·石漠化农村发展模式单一第25-26页
第5章 基于农户视角的石漠化农村发展模式分析第26-34页
   ·农户与石漠化地区发展的理论分析第26页
   ·数据来源第26-27页
   ·农户基本特征分析第27-29页
   ·农户对石漠化认知度分析第29-30页
   ·石漠化地区发展障碍分析第30-31页
   ·石漠化农村发展愿望分析第31页
   ·外部支持与政府作用分析第31-32页
   ·生活满意度和家庭期望分析第32-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6章 南川石漠化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建第34-40页
   ·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的目标第34页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34页
     ·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第34页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第34页
   ·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的原则第34-36页
     ·以人为本原则第35页
     ·可持续原则第35页
     ·城乡统筹原则第35-36页
     ·发展原则第36页
   ·南川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选择第36-40页
     ·注重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第36-37页
     ·加强石漠化农村民生工程的建设第37-38页
     ·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第38-40页
第7章 结论与不足第40-41页
   ·结论第40页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45页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5页
参与科研课题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景观类型下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及生态恢复模式探讨--以重庆南川区为例
下一篇:镉、锌和有机农药对水溞急、慢性中毒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