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绪论 | 第9-15页 |
1.1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UHPC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废弃玻璃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掺废弃玻璃的混凝土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1.2.1掺废弃玻璃的普通混凝土研究 | 第10-12页 |
1.2.2掺废弃玻璃的UHPC研究 | 第12-13页 |
1.3现存问题 | 第13-14页 |
1.4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GUHPC的试验概况 | 第15-25页 |
2.1试件设计 | 第15-21页 |
2.1.1试验原材料选用 | 第15-18页 |
2.1.2GUHPC配合比设计优化及混合料配比 | 第18-20页 |
2.1.3试件制备与养护 | 第20-21页 |
2.2试验方法 | 第21-24页 |
2.2.1立方体抗压试验 | 第21-22页 |
2.2.2扫描电镜试验 | 第22-23页 |
2.2.3X-射线衍射试验 | 第23-24页 |
2.3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GUHPC抗压强度分析 | 第25-48页 |
3.1引言 | 第25页 |
3.2GUHPC立方体受压破坏形态 | 第25-28页 |
3.2.1替石英粉GUHPC立方体受压破坏形态 | 第25-26页 |
3.2.2替石英砂ⅠGUHPC立方体受压破坏形态 | 第26-27页 |
3.2.3替石英砂ⅡGUHPC立方体受压破坏形态 | 第27页 |
3.2.4替硅灰GUHPC立方体受压破坏形态 | 第27-28页 |
3.3GUHPC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第28-46页 |
3.3.1替石英粉GUHPC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第29-33页 |
3.3.2替石英砂ⅠGUHPC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第33-38页 |
3.3.3替石英砂ⅡGUHPC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第38-41页 |
3.3.4替水泥GUHPC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第41-44页 |
3.3.5替硅灰GUHPC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第44-46页 |
3.4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GUHPC微观结构分析 | 第48-67页 |
4.1引言 | 第48页 |
4.2扫描电镜试验分析 | 第48-57页 |
4.2.1替石英砂ⅠGUHPC的SEM试验分析 | 第48-51页 |
4.2.2替石英砂ⅡGUHPC的SEM试验分析 | 第51-54页 |
4.2.3替硅灰GUHPC的SEM试验分析 | 第54-57页 |
4.3X-射线衍射试验分析 | 第57-65页 |
4.3.1替石英砂ⅠGUHPC的XRD试验分析 | 第57-60页 |
4.3.2替石英砂ⅡGUHPC的XRD试验分析 | 第60-62页 |
4.3.3替硅灰GUHPC的XRD试验分析 | 第62-65页 |
4.4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GUHPC堆积密实度分析 | 第67-74页 |
5.1引言 | 第67页 |
5.2GUHPC各组成颗粒材料的相关参数试验及结果 | 第67-69页 |
5.2.1GUHPC各组成颗粒材料的粒度测定 | 第67-68页 |
5.2.2GUHPC各组成颗粒材料的实际堆积密实度测定 | 第68-69页 |
5.3GUHPC配合比设计模型计算堆积密实度分析 | 第69-72页 |
5.4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6章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6.1主要研究结论 | 第74-75页 |
6.2主要创新要点 | 第75页 |
6.3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