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概述 | 第12页 | 
| ·AZ-30598型制动泵简介 | 第12-15页 | 
| ·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 ·柱塞的密封形式 | 第13页 | 
| ·AZ-30598型制动泵制造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5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 ·密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6-17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7-20页 | 
| 第2章 O形橡胶密封圈密封及橡胶特性 | 第20-31页 | 
| ·密封概述 | 第20-22页 | 
| ·密封的重要意义 | 第20页 | 
| ·密封分类 | 第20-22页 | 
| ·O形橡胶密封圈及其密封 | 第22-23页 | 
| ·O形橡胶密封圈应用与发展 | 第22页 | 
| ·O形橡胶密封圈的特点 | 第22页 | 
| ·O形橡胶密封圈的沟槽形状 | 第22-23页 | 
| ·橡胶材料的性能 | 第23-30页 | 
| ·合成橡胶的特点 | 第23-24页 | 
| ·橡胶的力学特性分析 | 第24-27页 | 
| ·橡胶的摩擦特性分析 | 第27页 | 
| ·橡胶的磨损分析 | 第27-29页 | 
| ·影响橡胶磨损的因素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O形橡胶密封圈的密封特性分析 | 第31-54页 | 
| ·概述 | 第31-34页 | 
| ·密封基本理论 | 第31-33页 | 
| ·O形密封圈密封原理 | 第33-34页 | 
| ·液体的缝隙流动分析 | 第34-37页 | 
| ·平行平板缝隙流动 | 第34-36页 | 
| ·圆环缝隙流动 | 第36-37页 | 
| ·O形橡胶密封圈的静密封研究 | 第37-42页 | 
| ·静密封机理 | 第37-38页 | 
| ·整体位移的形成分析 | 第38-40页 | 
| ·自紧密封的接触压力分析 | 第40-42页 | 
| ·0 形橡胶密封圈的动密封研究 | 第42-45页 | 
| ·密封面间的润滑油膜的形成 | 第42-43页 | 
| ·用于往复运动密封时的密封原理 | 第43-44页 | 
| ·承受单向压力脉冲的O形密封圈密封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44-45页 | 
| ·设计参数对O形圈密封性能的影响 | 第45-48页 | 
| ·密封沟槽宽度的影响 | 第45页 | 
| ·缸筒与柱塞的间隙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柱塞槽口倒角半径的影响 | 第46页 | 
| ·O形密封圈截面参数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橡胶材料参数的影响 | 第47页 | 
| ·O形密封圈压缩率的影响 | 第47页 | 
| ·同轴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 ·AZ-30598型制动泵泄漏原因分析 | 第48-49页 | 
| ·设计参数的不合理引起的泄漏 | 第48页 | 
| ·加工与装配不当所引起的泄漏 | 第48-49页 | 
| ·柱塞密封泄漏量的理论计算 | 第49-52页 | 
| ·计算的理论基础 | 第49页 | 
| ·泄漏量的计算方法 | 第49-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4章 密封特性的仿真研究 | 第54-68页 | 
| ·有限元简介 | 第54页 | 
| ·ANSYS介绍 | 第54-55页 | 
| ·O形橡胶密封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5-58页 | 
| ·计算模型 | 第55页 | 
|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55-57页 | 
| ·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8-62页 | 
| ·不同压缩率下O形橡胶密封圈的应力分布 | 第58-60页 | 
| ·相同压缩率不同油压下O形密封圈的压力分布 | 第60-62页 | 
| ·压力梯度的有限元求解 | 第62-67页 | 
| ·外行程油压侧最大压力梯度的求解 | 第62-64页 | 
| ·外行程油压侧最大压力梯度的求解 | 第64-65页 | 
| ·泄漏量的计算结果 | 第65-66页 | 
| ·同轴度对密封性能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5章 实验研究 | 第68-74页 | 
| ·AZ-30598型制动泵密封结构的改进设计 | 第68-69页 | 
| ·引起泄漏的因素 | 第68页 | 
| ·密封结构的改进设计 | 第68-69页 | 
| ·静态实验 | 第69-70页 | 
| ·实验系统的组成 | 第69页 | 
| ·实验步骤 | 第69-70页 | 
| ·动态实验 | 第70-73页 | 
| ·实验系统的组成 | 第70页 | 
| ·实验步骤 | 第70-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结论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个人简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