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0-13页 |
1.心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何以可能 | 第13-16页 |
·弗洛伊德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致 | 第13-14页 |
·弗洛伊德与马克思主义的差异和融合 | 第14-16页 |
2.赖希对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人性论的发展 | 第16-37页 |
·马克思人性论:经济欲望与创造需求 | 第16-21页 |
·马克思肯定了人的经济(物质)欲望 | 第16-18页 |
·人的真正本性是创造 | 第18-21页 |
·弗洛伊德人性论: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 第21-32页 |
·本能、冲动与欲望 | 第21-22页 |
·生死本能的通释 | 第22-24页 |
·生的本能分析:力比多与自我保存 | 第24-25页 |
·死的本能与人性善恶分析:攻击欲与自我毁灭 | 第25-32页 |
·赖希的改造:本能本善的人性论 | 第32-37页 |
·新型性格结构 | 第32-33页 |
·性格盔甲与廉耻之心 | 第33-37页 |
3.性经济与性政治 | 第37-60页 |
·阶级意识的缺失:性压抑妨碍人们认清自己利益 | 第37-39页 |
·性压抑造就权威主义性格 | 第39-41页 |
·人为何无能力自由 | 第41-43页 |
·赖希的性革命建构及评价 | 第43-60页 |
·性活动的伦理分析 | 第45-57页 |
·宇宙生命能 | 第57-59页 |
·赖希的劳动民主构想 | 第59-60页 |
4.宗教与人的幸福 | 第60-74页 |
·对宗教的心理学解释和批判 | 第60-62页 |
·种族主义与宗教神秘主义 | 第62-63页 |
·宗教为何禁欲:赖希对宗教的本质和价值的认知并不透彻 | 第63-74页 |
·无人是强者:冀求保佑 | 第64-66页 |
·宗教本质是助人从痛苦中解脱 | 第66-68页 |
·宗教的基础是道德 | 第68-74页 |
5.赖希人学思想的启示与思考 | 第74-95页 |
·形而上的性乐观主义解析 | 第74-80页 |
·康德论性与性欲的特殊性 | 第74-77页 |
·形而上的性乐观主义 | 第77-80页 |
·性压抑是否引发精神病的追问:心理学与人生哲学 | 第80-86页 |
·心理规律可否用来解说人——超越与决定 | 第80-82页 |
·性压抑是否是精神疾病的原因 | 第82-83页 |
·对性压抑害处的夸大 | 第83-86页 |
·性开放的迷思 | 第86-93页 |
·性对爱的提升与破坏 | 第86-89页 |
·什么是自愿:意志的冲突 | 第89-91页 |
·性放纵对伦理和文明的危害 | 第91-93页 |
·结语:反思历史与现实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