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背景与现实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外城市化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城市化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城市化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8-32页 |
·城市及城市化的概念 | 第18-21页 |
·城市与城市化 | 第18-19页 |
·城市化的定义 | 第19-20页 |
·城市化的特征 | 第20-21页 |
·城市化的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城市区位理论 | 第21-22页 |
·社会结构理论 | 第22-23页 |
·极化空间理论 | 第23-24页 |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 第24-29页 |
·城市化发展的聚集与扩散规律 | 第24-26页 |
·城市化发展过程的阶段性规律 | 第26-27页 |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规律 | 第27-28页 |
·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 | 第28-29页 |
·城市化发展的生态平衡规律 | 第29页 |
·城市化水平的测定方法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秦皇岛城市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32-42页 |
·秦皇岛基本情况介绍 | 第32-35页 |
·秦皇岛的自然条件 | 第32-33页 |
·秦皇岛的历史文化 | 第33-34页 |
·秦皇岛的经济概况 | 第34-35页 |
·秦皇岛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 第35-39页 |
·秦皇岛城市化的曲折发展时期(1949 年-1978 年) | 第36-37页 |
·秦皇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1978 年-至今) | 第37-38页 |
·秦皇岛城市化的现状 | 第38-39页 |
·秦皇岛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对秦皇岛城市化的认识不到位 | 第39-40页 |
·秦皇岛城市化水平质量不高 | 第40-41页 |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脱离,城市化发展滞后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秦皇岛城市化水平评价体系与评价分析 | 第42-66页 |
·基于未确知聚类理论的城市化水平评价方法 | 第42-48页 |
·未确知聚类概念 | 第42-43页 |
·未确知均值聚类原理 | 第43-44页 |
·均值聚类中启发性知识获取 | 第44-45页 |
·基本未确知隶属度 | 第45-46页 |
·未确知聚类算法 | 第46-48页 |
·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和构建 | 第48-54页 |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48-49页 |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49-50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50-53页 |
·评价指标代表的含义 | 第53-54页 |
·秦皇岛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 第54-65页 |
·河北省11 个地级市各指标的基础数据 | 第55-58页 |
·河北省11 个地级市城市化水平的未确知聚类分析 | 第58-61页 |
·秦皇岛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提升秦皇岛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建议 | 第66-75页 |
·秦皇岛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 | 第66-67页 |
·提升秦皇岛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建议 | 第67-73页 |
·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强城市化发展规划 | 第68-69页 |
·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秦皇岛城市化的质量 | 第69-70页 |
·依托中心城市,协调联动推进城镇体系化进程 | 第70-71页 |
·健全社会保障,以二元转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 第71-72页 |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入经营城市理念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