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2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4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 | 第14-16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草原兴发贷款情况及其反映的问题 | 第16-23页 |
·草原兴发的基本情况 | 第16-19页 |
·草原兴发的历史沿革 | 第16-17页 |
·草原兴发的机构规模 | 第17-19页 |
·草原兴发的贷款情况 | 第19-23页 |
·贷款总量分布情况 | 第19-20页 |
·贷款担保情况 | 第20页 |
·贷款所反映的问题 | 第20-23页 |
第3章 对“草原兴发”财务数据的质疑 | 第23-33页 |
·对资产负债项目的质疑 | 第23-27页 |
·现金舞弊征兆明显 | 第24-25页 |
·流动资金不足靠举债维持主营业务 | 第25-26页 |
·主要指标的财务比率恶化 | 第26-27页 |
·对损益项目的质疑 | 第27-29页 |
·主营业务收入的质疑 | 第27页 |
·营业费用的质疑 | 第27-28页 |
·财务费用的质疑 | 第28页 |
·产品利润率低、费用支出占比大 | 第28-29页 |
·对现金流量项目的质疑 | 第29-33页 |
·现金流量总体情况评价 | 第30-31页 |
·无形资产去向模糊 | 第31页 |
·支付给职工工资的现金流量不合理 | 第31页 |
·支付的各项税费的现金流量不合理 | 第31-33页 |
第4章 控制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国外经验及启示 | 第33-39页 |
·集团客户贷款的主要风险 | 第33-35页 |
·过度借贷和多头授信导致信贷风险积聚 | 第33-34页 |
·集团客户关联交易及关联企业相互担保的风险 | 第34-35页 |
·商业银行与集团客户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 第35页 |
·控制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国外经验及启示 | 第35-39页 |
·国外商业银行对优质客户选择的经验及启示 | 第36-37页 |
·国外对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经验及启示 | 第37页 |
·国外对控制关联企业担保的经验及启示 | 第37-39页 |
第5章 “草原兴发”弊案对银行集团客户信贷监管的启示 | 第39-51页 |
·做好集团客户的贷前调查 | 第40-42页 |
·注重基本信息的贷前调查 | 第40-41页 |
·贷前调查的综合分析 | 第41-42页 |
·贷款决策应把握的标准 | 第42页 |
·加强集团客户的贷后管理 | 第42-46页 |
·建立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 | 第43-44页 |
·注重现场监管的重要性 | 第44-46页 |
·建立分层次的贷后管理制度 | 第46页 |
·建立统一的信用测评体系和银行间信息共享机制 | 第46-48页 |
·规范抵押物的评估体系 | 第48-49页 |
·加强对集团客户经理财务知识的培训 | 第49页 |
·结束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