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乡政府引导下农技服务体系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7页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5)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6)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 我国县乡政府引导下农技服务体系的由来与现状 | 第17-25页 |
·农技服务体系的历史演变 | 第17-21页 |
·起步阶段 | 第17-18页 |
·发展阶段 | 第18-20页 |
·提高阶段 | 第20-21页 |
·农技服务体系的现存问题 | 第21-25页 |
·服务能力凸显不足 | 第21-23页 |
·服务手段有待改善 | 第23页 |
·发展环境尚需完善 | 第23-25页 |
2 我国县乡政府引导下的农技服务典范透析 | 第25-37页 |
·主体典范 | 第25-29页 |
·农技合作社 | 第25-28页 |
·农技传播站 | 第28-29页 |
·机制典范 | 第29-33页 |
·农技专家大院 | 第30-31页 |
·农技推广承包 | 第31-33页 |
·方式典范 | 第33-37页 |
·“农技服务110” | 第33-35页 |
·农技入户直通车 | 第35-37页 |
3 国外农技服务体系的经验借鉴 | 第37-47页 |
·国外农技服务体系的基本类型 | 第37-42页 |
·政府主导型 | 第37-38页 |
·农业院校主导型 | 第38-40页 |
·农民组织主导型 | 第40-41页 |
·其他类型 | 第41-42页 |
·国外农技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 | 第42-44页 |
·推广服务民营化 | 第42-43页 |
·服务手段现代化 | 第43页 |
·农民参与普遍化 | 第43-44页 |
·国外农技服务体系的发展启示 | 第44-47页 |
·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 第44-45页 |
·重视农民合作组织 | 第45页 |
·加大科技服务投入 | 第45页 |
·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 第45-47页 |
4 我国农技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 | 第47-53页 |
·服务环境的变化 | 第47-50页 |
·政策导向的变化 | 第47-48页 |
·市场发展的需求 | 第48-50页 |
·农技服务格局的转变 | 第50-53页 |
·推广内容的转变 | 第50页 |
·政府职能的转变 | 第50-51页 |
·发展思路的转变 | 第51-53页 |
5 我国县乡政府引导下新型农技服务体系的建构思路 | 第53-67页 |
·建构服务体系 | 第53-57页 |
·要素分析 | 第53-54页 |
·体系架构 | 第54-56页 |
·运行机理 | 第56-57页 |
·培育服务主体 | 第57-61页 |
·深化农技服务机构改革 | 第57-59页 |
·激励企业参与农技服务 | 第59页 |
·扶持农技经济合作组织 | 第59-61页 |
·整合服务资源 | 第61-63页 |
·有效开发资源 | 第61-62页 |
·强化资源共享 | 第62-63页 |
·优化服务环境 | 第63-65页 |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第64页 |
·强化政策保障体系 | 第64-65页 |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 第65页 |
·创新服务机制 | 第65-67页 |
·完善激励机制 | 第65-66页 |
·创新鼓励模式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