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奥背景下崇礼区太舞滑雪小镇植物景观规划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1.4.2 研究重难点 | 第13-14页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2.相关概念综述 | 第16-18页 |
2.1 植物景观 | 第16页 |
2.2 植物景观规划 | 第16-17页 |
2.2.1 植物景观规划的概念 | 第16页 |
2.2.2 植物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 第16-17页 |
2.3 冬奥会植物景观规划 | 第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初步调研与分析 | 第18-28页 |
3.1 往届冬奥会城市植物景观规划分析 | 第18-20页 |
3.1.1 索契冬奥会 | 第18-19页 |
3.1.2 温哥华冬奥会 | 第19-20页 |
3.2 崇礼区自然资源调研 | 第20-24页 |
3.2.1 自然条件 | 第20-23页 |
3.2.2 人文环境条件 | 第23-24页 |
3.3 崇礼区与往届冬奥会举办城市的不同 | 第24-2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8页 |
4.深入研究与建议 | 第28-46页 |
4.1 崇礼区植物景观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4.2 植物景观规划时应注意的基本理论 | 第30-36页 |
4.2.1 植物造景原则 | 第30-31页 |
4.2.2 丰富植物景观多样性的措施 | 第31-32页 |
4.2.3 植物造景的艺术美 | 第32-36页 |
4.3 根据理论总结崇礼区植物景观规划中的不足 | 第36-38页 |
4.3.1 植物景观色彩不足 | 第36-37页 |
4.3.2 地域特色不足 | 第37页 |
4.3.3 植物景观表现形式不足 | 第37-38页 |
4.3.4 后期维护工作量不足 | 第38页 |
4.4 对崇礼区植物景观规划建议 | 第38-45页 |
4.4.1 乡土植物和地域植物的挖掘和运用 | 第38-40页 |
4.4.2 保留并突出展示地域特色 | 第40-41页 |
4.4.3 丰富植物配置多样性 | 第41-43页 |
4.4.4 低碳植物应用 | 第43-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方案与设计 | 第46-56页 |
5.1 太舞小镇植物景观规划主题和特色 | 第46-47页 |
5.1.1 小镇概况简介 | 第46页 |
5.1.2 规划主题 | 第46页 |
5.1.3 规划特色 | 第46-47页 |
5.2 太舞小镇植物景观总体规划 | 第47-48页 |
5.2.1 规划目标 | 第47页 |
5.2.2 规划内容 | 第47页 |
5.2.3 规划原则 | 第47页 |
5.2.4 设计理念 | 第47-48页 |
5.3 太舞小镇植物景观设计分区规划 | 第48-55页 |
5.3.1 生态涵养区 | 第48-50页 |
5.3.2 核心景观区 | 第50-52页 |
5.3.3 门户植被区 | 第52-53页 |
5.3.4 总体功能布局说明 | 第53-54页 |
5.3.5 景观资源规划 | 第54页 |
5.3.6 景观效果图 | 第54-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Ⅰ 崇礼区植物景观现状问卷调查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