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相疏松砂岩相控地震描述及含油气判识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河流沉积体系研究 | 第9页 |
1.2.2 储层描述方法研究 | 第9-11页 |
1.2.3 流体识别技术研究 | 第11-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新近系河流演化特征 | 第15-24页 |
2.1 区域层序地层特征 | 第15-17页 |
2.2.1 河流类型 | 第15-16页 |
2.2.2 层序地层特征 | 第16-17页 |
2.2 沉积演化特征 | 第17-19页 |
2.3 储盖组合特征 | 第19-24页 |
2.3.1 辫状河 | 第19-20页 |
2.3.2 曲流河 | 第20-22页 |
2.3.3 网状河 | 第22页 |
2.3.4 辫状河-曲流河过渡相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地震反射特征研究 | 第24-33页 |
3.1 疏松砂岩岩石物理特征 | 第24-25页 |
3.2 粘弹性介质模型正演模拟及特征分析 | 第25-29页 |
3.2.1 粘弹性介质正演模拟 | 第25-27页 |
3.2.2 不同Q值对地震波能量的影响 | 第27-29页 |
3.3 河流沉积相带反射特征分析 | 第29-33页 |
第四章 河流相储层相控地震描述 | 第33-45页 |
4.1 曲流河储层地震综合描述 | 第33-39页 |
4.1.1 多属性融合技术 | 第35-36页 |
4.1.2 分频扫描技术 | 第36-37页 |
4.1.3 储层厚度量化估算 | 第37-39页 |
4.2 辫状河-曲流河过渡相储层地震综合描述 | 第39-45页 |
4.2.1 模型正演分析 | 第39-41页 |
4.2.2 储层定量描述 | 第41-45页 |
第五章 储层含油气判识 | 第45-60页 |
5.1 曲流河油气检测技术 | 第45-58页 |
5.1.1 叠前信息流体检测技术 | 第45-52页 |
5.1.2 叠后信息流体检测技术 | 第52-58页 |
5.2 辫状河-曲流河过渡相油气检测方法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