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辐射定标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FY-3C/ MERSI热红外通道在轨星上定标原理 | 第15-19页 |
2.0 引言 | 第15页 |
2.1 对地观测 | 第15-16页 |
2.2 热红外通道在轨星上定标流程 | 第16-17页 |
2.3 热红外通道在轨星上定标方程 | 第17-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FY-3C/ MERSI热红外通道在轨星上定标实现 | 第19-55页 |
3.0 引言 | 第19页 |
3.1 MERSI原始数据的处理 | 第19-46页 |
3.1.1 MERSI性能特点 | 第19-37页 |
3.1.2 黑体计数值的校正 | 第37-42页 |
3.1.3 黑体标准辐亮度的计算 | 第42-46页 |
3.2 在轨星上定标算法设计 | 第46-47页 |
3.3 在轨星上定标软件开发 | 第47-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4 FY-3C/ MERSI热红外通道在轨星上定标结果 | 第55-79页 |
4.0 引言 | 第55页 |
4.1 三种在轨星上定标算法的定标系数 | 第55-64页 |
4.1.1 零次项系数 | 第55-59页 |
4.1.2 一次项系数 | 第59页 |
4.1.3 二次项系数 | 第59-64页 |
4.2 三种在轨星上定标算法的有效性验证 | 第64-72页 |
4.2.1 黑体辐亮度的验证 | 第64-68页 |
4.2.2 黑体亮温的验证 | 第68-72页 |
4.3 三种在轨星上定标系数应用于对地观测 | 第72-75页 |
4.4 三种在轨星上定标算法的综合比较 | 第75-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5.1 结论 | 第79页 |
5.2 展望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