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之民法保护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简述第12-15页
    第一节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分析第12-13页
        一、个人信息的称谓第12页
        二、个人信息的相关理论第12-13页
    第二节 典型案例及其启示第13-15页
        一、案例介绍第14页
        二、争议焦点第14-15页
第二章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简述第15-20页
    第一节 个人信息商业利用分析第15-17页
        一、个人信息判定标准第15-16页
        二、个人信息商业利用含义第16-17页
    第二节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方式第17-20页
        一、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获取方式第17-18页
        二、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方式第18-20页
第三章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及商业利用分析第20-26页
    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及商业利用理论分析第20-21页
        一、个人信息相关立法第20页
        二、个人信息商业利用理论争议第20-21页
    第二节 《民法总则》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不足及分析第21-23页
        一、《民法总则》第111条的理论不足及分析第21-22页
        二、《民法总则》第111条的司法实践不足及分析第22-23页
    第三节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5页
        一、个人层面的问题第23-24页
        二、社会层面的问题第24页
        三、政府层面的问题第24-25页
    第四节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问题分析第25-26页
        一、个人层面问题分析第25页
        二、社会层面问题分析第25-26页
        三、政府层面问题分析第26页
第四章 域外个人信息商业利用法律规制及启示第26-34页
    第一节 域外个人信息商业利用规制模式第26-32页
        一、隐私权理论和分散立法模式第26-28页
        二、德国人格权立法模式第28-29页
        三、我国香港及台湾地区相关立法第29-32页
    第二节 域外个人信息商业利用法律规制的启示第32-34页
        一、美国个人信息立法启示第32-33页
        二、德国个人信息立法启示第33页
        三、香港和台湾地区立法启示第33-34页
第五章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的民法保护建议第34-42页
    第一节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的原则第34-35页
        一、明确性原则第34-35页
        二、安全性原则第35页
        三、知情原则第35页
    第二节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利用具体规则建议第35-39页
        一、个人信息商业利用的合同法保护第35-37页
        二、个人信息商业利用的侵权法保护第37-39页
    第三节 承担责任的方式第39-42页
        一、精神损害赔偿第39-40页
        二、财产限额赔偿第40页
        三、惩罚性赔偿第40-42页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民交叉案件中合同效力问题研究--以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为例
下一篇:佐藤荣作政府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1964-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