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等离子体物理学论文

电弧等离子体全域数值模拟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主要术语表第14-17页
    拉丁字母表第14-15页
    希腊字母表第15-1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7-37页
    1.1 电弧和热等离子体第17-18页
    1.2 电弧放电中的物理过程第18-24页
        1.2.1 弧柱物理特性第19-20页
        1.2.2 近阴极区物理特性第20-23页
        1.2.3 近阳极区物理特性第23-24页
    1.3 电弧等离子体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第24-35页
        1.3.1 弧柱区第25-27页
        1.3.2 近阴极区第27-33页
        1.3.3 近阳极区第33-35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第35-37页
第二章 电弧物理模型第37-53页
    2.1 研究背景第37-38页
    2.2 弧柱物理模型第38-44页
        2.2.1 基本概念第38页
        2.2.2 双温模型第38-41页
        2.2.3 化学非平衡模型第41-44页
    2.3 近电极区域物理模型第44-48页
        2.3.1 基本概念第45页
        2.3.2 鞘层模型第45-47页
        2.3.3 预鞘层模型第47-48页
    2.4 电弧全域耦合模型第48-51页
    2.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三章 耦合阴极数值模拟及实验对比第53-80页
    3.1 研究背景第53-54页
    3.2 实验第54-63页
        3.2.1 实验装置第54-57页
        3.2.2 实验结果第57-63页
        3.2.3 结论第63页
    3.3 二维数值模拟第63-69页
        3.3.1 基本假定与控制方程第63-65页
        3.3.2 计算域和边界条件第65-66页
        3.3.3 计算结果和讨论第66-69页
        3.3.4 结论第69页
    3.4 与阴极解耦模型的对比第69-78页
        3.4.1 模型对比第70-71页
        3.4.2 计算结果对比第71-78页
        3.4.3 结论第78页
    3.5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四章 耦合阳极数值模拟第80-97页
    4.1 研究背景第80页
    4.2 基本假定和守恒方程第80-85页
        4.2.1 阳极鞘层机制第81-83页
        4.2.2 弧柱控制方程第83-85页
    4.3 计算域和边界条件第85-86页
    4.4 模拟结果与讨论第86-95页
        4.4.1 近阳极区和弧柱特性第86-92页
        4.4.2 阳极鞘层特性第92-95页
    4.5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五章 电弧等离子体全域数值模拟第97-108页
    5.1 研究背景第97-98页
    5.2 基本假定与守恒方程第98-99页
        5.2.1 基本假定第98页
        5.2.2 弧柱模型第98页
        5.2.3 鞘层模型第98-99页
    5.3 计算域和边界条件第99-101页
    5.4 模拟结果与讨论第101-106页
    5.5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第六章 六阴极扩散电弧数值模拟第108-120页
    6.1 研究背景第108-109页
    6.2 基本假定和控制方程第109页
    6.3 计算域和边界条件第109-112页
    6.4 模拟结果和讨论第112-118页
        6.4.1 等离子体参数分布第112-117页
        6.4.2 扩散电弧对称性第117-118页
    6.5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0-123页
    7.1 总结第120-121页
    7.2 展望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6页
附录A. 输运和动力学系数第136-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科研成果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ESⅢ上J/ψ→ηh1(1380),e+e-→ωη/ωπ0和单举π0/Ks0的研究
下一篇:MitoQ对小鼠创伤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