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第1章 计算量子化学基础 | 第18-26页 |
1.1 多体薛定谔方程 | 第18-19页 |
1.2 波恩奥本海默近似和单电子近似 | 第19-20页 |
1.3 哈特利福克方程 | 第20页 |
1.4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0-25页 |
1.4.1 Thomas-Fermi-Dirac模型 | 第21页 |
1.4.2 X_α近似方法 | 第21-22页 |
1.4.3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2页 |
1.4.4 Kohn-Sham方程 | 第22-23页 |
1.4.5 交换相关泛函近似 | 第23-24页 |
1.4.6 密度泛函理论的相关进展 | 第24-25页 |
1.5 量化计算软件包 | 第25-26页 |
第2章 自旋电子学材料设计 | 第26-51页 |
2.1 自旋电子学材料简介 | 第26-28页 |
2.2 具有半金属性的一维过渡族金属氢化物分子纳米线MH_3 | 第28-38页 |
2.2.1 计算细节 | 第30-31页 |
2.2.2 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2.2.3 小结 | 第37-38页 |
2.3 具有自旋狄拉克特征二维过渡族金属氢化物纳米片MH_2 | 第38-44页 |
2.3.1 计算细节 | 第39页 |
2.3.2 结果与讨论 | 第39-43页 |
2.3.3 小结 | 第43-44页 |
2.4 具有磁性半导体特性的二维过渡族金属氢氧化物MOOH | 第44-51页 |
2.4.1 计算细节 | 第46页 |
2.4.2 结果与讨论 | 第46-50页 |
2.4.3 小结 | 第50-51页 |
第3章 电子阴离子化合物及其在催化上的应用 | 第51-66页 |
3.1 电子阴离子化合物简介 | 第51-53页 |
3.2 电子阴离子化合物在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 第53-54页 |
3.3 Ca_2N/Gr用于氧还原反应 | 第54-59页 |
3.3.1 计算细节 | 第54-55页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3.3.3 小结 | 第59页 |
3.4 零维电子阴离子化合物M_3X | 第59-66页 |
3.4.1 计算细节 | 第60-61页 |
3.4.2 结果与讨论 | 第61-65页 |
3.4.3 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二维单质设计及化学修饰 | 第66-77页 |
4.1 二维单质简介 | 第66-67页 |
4.2 二维硼拓扑设计 | 第67-73页 |
4.2.1 计算细节 | 第69-70页 |
4.2.2 结果与讨论 | 第70-72页 |
4.2.3 小结 | 第72-73页 |
4.3 氧化石墨炔 | 第73-77页 |
4.3.1 计算细节 | 第73-74页 |
4.3.2 结果与讨论 | 第74-76页 |
4.3.3 小结 | 第76-77页 |
第5章 锂/钠离子超级电容器和锂硫电池 | 第77-87页 |
5.1 离子超级电容器简介 | 第77-78页 |
5.2 Li_3VO_4赝电容 | 第78-80页 |
5.2.1 计算细节 | 第79-80页 |
5.2.2 结果与讨论 | 第80页 |
5.2.3 小结 | 第80页 |
5.3 Ti_2Ni_2O_9赝电容 | 第80-83页 |
5.3.1 计算细节 | 第81-82页 |
5.3.2 结果与讨论 | 第82-83页 |
5.3.3 小结 | 第83页 |
5.4 Vermiculite用于锂硫电池研究 | 第83-87页 |
5.4.1 计算细节 | 第84-85页 |
5.4.2 结果与讨论 | 第85-86页 |
5.4.3 小结 | 第86-87页 |
第6章 Pd单原子催化加氢和CO_2还原理论模拟 | 第87-96页 |
6.1 Pd单原子催化加氢 | 第87-92页 |
6.1.1 计算细节 | 第88页 |
6.1.2 结果与讨论 | 第88-92页 |
6.1.3 小结 | 第92页 |
6.2 CO_2还原 | 第92-96页 |
6.2.1 计算细节 | 第93页 |
6.2.2 结果与讨论 | 第93-94页 |
6.2.3 小结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06-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