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分担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报酬模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现实背景 | 第10-12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2-14页 |
1.2.1 现实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2 科学问题的凝练 | 第13-14页 |
1.2.3 关键问题的解构 | 第14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第19-48页 |
2.1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文献研究 | 第19-27页 |
2.1.1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概念研究 | 第19-22页 |
2.1.2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牵头单位 | 第22-24页 |
2.1.3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咨询范围 | 第24-27页 |
2.2 报酬激励与风险报酬研究 | 第27-30页 |
2.2.1 报酬激励的相关文献研究 | 第27-29页 |
2.2.2 风险报酬文献研究 | 第29-30页 |
2.3 全过程工程咨询可借鉴报酬模型 | 第30-34页 |
2.3.1 合同价格报酬机制研究 | 第30-33页 |
2.3.2 可参考的报酬模型研究 | 第33-34页 |
2.4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研究 | 第34-39页 |
2.4.1 “1+N”模式的提出过程 | 第34-36页 |
2.4.2 “1+N”模式的种类分析 | 第36-39页 |
2.5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报酬研究现状 | 第39-44页 |
2.5.1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报酬文献研究 | 第39-42页 |
2.5.2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取费政策研究 | 第42-44页 |
2.6 文献述评与启示 | 第44-48页 |
2.6.1 文献研究逻辑 | 第44-46页 |
2.6.2 文献研究不足 | 第46-47页 |
2.6.3 本文写作要点 | 第47-48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48-53页 |
3.1 本文研究对象及整体逻辑 | 第48-50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48页 |
3.1.2 整体逻辑 | 第48-50页 |
3.2 基于工作要素权重的管理报酬模型研究 | 第50-51页 |
3.2.1 研究逻辑 | 第50页 |
3.2.2 研究方法 | 第50-51页 |
3.3 基于投资结余奖励的风险报酬模型研究 | 第51-52页 |
3.3.1 研究逻辑 | 第51页 |
3.3.2 研究方法 | 第51-52页 |
3.4 基于案例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报酬模型应用 | 第52-53页 |
3.4.1 研究逻辑 | 第52页 |
3.4.2 研究方法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基于工作要素权重的管理报酬模型研究 | 第53-94页 |
4.1 全过程工程咨询机构工作内容研究 | 第53-58页 |
4.1.1 基于工作要素的管理报酬研究 | 第53页 |
4.1.2 全过程工程咨询机构工作流程梳理 | 第53-57页 |
4.1.3 全过程工程咨询机构工作内容分析 | 第57-58页 |
4.2 全过程工程咨询机构工作要素确定 | 第58-66页 |
4.2.1 投资咨询工作要素识别 | 第58-59页 |
4.2.2 勘察设计工作要素识别 | 第59-60页 |
4.2.3 招标代理工作要素识别 | 第60-61页 |
4.2.4 施工监理工作要素识别 | 第61-63页 |
4.2.5 造价咨询工作要素识别 | 第63-64页 |
4.2.6 投资人工作要素识别 | 第64-66页 |
4.3 全过程工程咨询机构工作要素权重确定 | 第66-89页 |
4.3.1 工作要素权重计算方法 | 第66-69页 |
4.3.2 投资咨询工作要素权重确定 | 第69-71页 |
4.3.3 勘察设计工作要素权重确定 | 第71-75页 |
4.3.4 招标代理工作要素权重确定 | 第75-77页 |
4.3.5 施工监理工作要素权重确定 | 第77-82页 |
4.3.6 造价咨询工作要素权重确定 | 第82-84页 |
4.3.7 投资人工作要素权重确定 | 第84-89页 |
4.4 管理报酬模型设计 | 第89-94页 |
4.4.1 管理报酬激励模型设计 | 第89-92页 |
4.4.2 项目管理报酬计算步骤 | 第92-94页 |
第五章 基于投资结余奖励的风险报酬模型研究 | 第94-118页 |
5.1 投资结余与风险报酬研究 | 第94-100页 |
5.1.1 投资结余研究 | 第94-97页 |
5.1.2 利益相关者研究 | 第97-99页 |
5.1.3 风险与投资结余 | 第99-100页 |
5.2 风险要素的识别与分担 | 第100-106页 |
5.2.1 风险要素的识别整理 | 第100-103页 |
5.2.2 风险要素的合理分担 | 第103-106页 |
5.3 基于CIM模型的风险报酬方案 | 第106-118页 |
5.3.1 风险概率确定方法 | 第106-108页 |
5.3.2 风险概率确定过程 | 第108-115页 |
5.3.3 风险报酬方案确定 | 第115-118页 |
第六章 基于案例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报酬模型应用 | 第118-128页 |
6.1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案例概况 | 第118页 |
6.2 全过程工程咨询工作内容分析 | 第118-120页 |
6.3 全过程工程咨询工作要素分析 | 第120-123页 |
6.4 各咨询角色工作要素权重确定 | 第123-125页 |
6.5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报酬确定 | 第125-12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8-131页 |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第128-130页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138页 |
附录 | 第138-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