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国民性视角下当代中国人国民素质的提升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8页
一、绪论第11-15页
    (一) 研究对象第11-12页
    (二) 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 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四) 研究创新点第14-15页
二、提升当代中国人国民素质的必要性和意义第15-21页
    (一) 中国人国民素质问题的提出第15-17页
        1. 近代以“改造国民性”的方式提出了中国人的国民素质问题第15页
        2. 改革开放以来多角度提出了国民素质提升的问题第15-17页
    (二) 提升当代中国人国民素质的必要性第17-18页
        1. 当代中国人的国民素质还不够理想第17页
        2. 国民素质提升永无止境第17-18页
        3. 提升软实力和交往全球化的要求第18页
    (三) 研究当代中国人国民素质的意义第18-21页
三、国民素质和国民性第21-32页
    (一) 国民素质第21-26页
        1. 素质第21-22页
        2. 素质模型第22-24页
        3. 国民素质第24-26页
    (二) 国民性第26-28页
        1. 梁启超的国民性概念第26页
        2. 鲁迅提出国民性三个问题第26-27页
        3. 国民性概念的内涵第27-28页
        4. 国民性和制度第28页
        5. 国民性和传统、现代性第28页
    (三) 从国民性角度分析国民素质的基本理论层次第28-32页
        1. 身体素质第28-29页
        2. 心理智能素质第29-30页
        3. 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素质第30页
        4. 文化学习素质第30-31页
        5. 角色素质第31-32页
四、当代中国人国民素质的主要缺陷第32-37页
    (一) 心理智能素质缺陷: 重情与冷漠第32-33页
    (二) 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素质缺陷:虚伪与诚信危机第33-34页
    (三) 文化学习素质缺陷: 从师第34-36页
    (四) 角色素质缺陷: 面子第36-37页
五、国民性视角下提升当代中国人国民素质的路径第37-40页
    (一) 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第37页
    (二)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37-38页
    (三) 结合国民性开展素质教育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罗伦隐球酵母对樱桃番茄果实的抗性诱导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三种常见谷物密封蒸煮过程的模拟与仿真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