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森林砍伐地上生物量损失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引言第16-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3页
        1.2.1 扰动面积与趋势监测第18-19页
        1.2.2 生物量损失监测第19-23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3-25页
        1.3.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3.2 技术路线第24-25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25-26页
第二章 地形坡度先验知识评价第26-41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6-27页
    2.2 研究数据第27-29页
    2.3 LiDAR数据处理第29-32页
        2.3.1 数据预处理第29页
        2.3.2 滤波算法介绍第29-30页
        2.3.3 不同滤波算法参数设置和组合第30-32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32-40页
        2.4.1 单一滤波算法第32-33页
        2.4.2 不同方法组合滤波第33-36页
        2.4.3 评价SRTM和ASTER数据中的坡度信息第36-40页
    2.5 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模型辅助的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第41-57页
    3.1 研究数据第41-43页
    3.2 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第43-48页
        3.2.1 高斯分解法第45-46页
        3.2.2 波形参数法第46-47页
        3.2.3 模型辅助法第47-4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8-55页
        3.3.1 森林场景与激光雷达回波模拟结果第48-49页
        3.3.2 波形高度指数对地形敏感性分析第49-50页
        3.3.3 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结果第50-55页
    3.4 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基于地形自适应激光雷达高度指数的森林生物量反演第57-74页
    4.1 研究区域与数据第57-60页
        4.1.1 GLAS数据第57页
        4.1.2 地面调查数据第57-59页
        4.1.3 模拟的激光雷达波形数据第59-60页
    4.2 波形数据处理第60页
    4.3 波形高度指数提取第60-62页
        4.3.1 坡度自适应高度指数(PIPE)第60-61页
        4.3.2 高斯分解法(GD)第61-62页
        4.3.3 波形参数法(WP)第62页
    4.4 生物量反演方法第62-63页
    4.5 结果与分析第63-73页
        4.5.1 波形高度指数第63-66页
        4.5.2 生物量估算第66-73页
    4.6 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亚马逊林区砍伐扰动生物量损失监测第74-85页
    5.1 研究区域与数据第74-75页
        5.1.1 研究区域第74-75页
        5.1.2 研究数据第75页
    5.2 数据预处理第75-76页
    5.3 高度变化提取第76-82页
        5.3.1 基于GLAS数据的森林变化高度提取第76-80页
        5.3.2 基于ASTERDSM和SRTMDEM数据的森林变化高度提取第80-82页
    5.4 生物量损失估算第82-84页
    5.5 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8页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第85-86页
    6.2 本文的创新点第86-87页
    6.3 讨论与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100页
致谢第100-102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章古台地区不同营林模式土壤有机碳氮及腐殖质组分研究
下一篇:白桦枝叶生长与光合监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