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槽式太阳能与燃煤空冷机组的集成发电系统热力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太阳能与空冷电站的集成发电系统建模第15-22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槽式集热场的模型建立第15-17页
    2.3 空冷机组建模研究第17-21页
        2.3.1 锅炉模型第17-18页
        2.3.2 汽轮机模型第18-19页
        2.3.3 回热加热器模型第19页
        2.3.4 直接空气冷却系统模型第19-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槽式太阳能与直接空冷电站集成发电系统第22-28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槽式太阳能与直接空冷电站的发电系统集成方案第22-24页
    3.3 模型性能评价第24-25页
    3.4 系统集成编程实现第25-26页
    3.5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4章 槽式太阳能与直接空冷电站互补发电系统冷端系统研究与年热力性能评价第28-50页
    4.1 引言第28页
    4.2 年性能评价模型第28-30页
    4.3 多边界条件下的太阳能与直接空冷电站集成发电系统背压敏感性分析和优化第30-37页
        4.3.1 边界参数的选取第30-31页
        4.3.2 槽式太阳能与直接空冷电站的集成发电系统背压敏感性分析第31-34页
        4.3.3 槽式太阳能与直接空冷电站集成发电系统背压优化分析第34-37页
    4.4 槽式太阳能与直接空冷电站的集成发电系统年性能评价第37-47页
        4.4.1 典型日的选取第37-39页
        4.4.2 典型时段和loop数的选取第39-45页
        4.4.3 集热场面积对互补发电系统年性能的影响第45-47页
    4.5 槽式太阳能与直接空冷电站的集成发电系统的冬季防冻第47-48页
    4.6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5.1 研究成果第50-51页
    5.2 工作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需求响应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松耦合变压器的传输效率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