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现状考察 | 第9-19页 |
第一节 社会现状与立法规定 | 第9-11页 |
一、劳资纠纷的社会现状 | 第9-10页 |
二、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立法规定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司法适用现状 | 第11-19页 |
一、一审判决基本情况 | 第12-14页 |
二、样本案例的统计分析情况 | 第14-19页 |
(一)犯罪主体 | 第14-15页 |
(二)案发行业分布 | 第15页 |
(三)被欠薪劳动者人数的统计情况 | 第15-16页 |
(四)拒不支付的劳动报酬数额分布情况 | 第16-17页 |
(五)判处刑罚具体情况 | 第17页 |
(六)被追诉后的清偿状况 | 第17-18页 |
(七)清偿情况与刑罚的相关性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司法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第一节 司法适用率低 | 第19-20页 |
第二节 量刑失当现象普遍 | 第20-22页 |
一、量刑不均情况严重 | 第20-21页 |
二、量刑差异化明显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司法适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2-31页 |
第一节 犯罪构成要件各要素界定不明 | 第22-27页 |
一、“劳动报酬”的范围不甚明确 | 第22-23页 |
二、“有能力支付”认定标准模糊不清 | 第23-26页 |
三、“责令支付”主体繁杂不统一 | 第26-27页 |
第二节 量刑失当 | 第27-31页 |
一、基础刑罚的自由裁量权过于宽泛 | 第27-28页 |
二、“结果加重”型刑罚规定情形杂糅 | 第28-29页 |
三、罚金刑缺乏统一标准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司法适用之完善 | 第31-38页 |
第一节 准确定性 | 第31-34页 |
一、“劳动报酬”范围应适当扩大 | 第31-32页 |
二、“有能力支付”的认定标准应当明确 | 第32-33页 |
三、“责令支付”的主体应予以限定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恰当量刑 | 第34-36页 |
一、法官自由裁量权应当受到限制 | 第34页 |
二、优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设置 | 第34-35页 |
三、对罚金刑予以规范 | 第35页 |
四、适当增加从业禁止规定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完善配套制度 | 第36-38页 |
一、建立健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两法衔接”机制 | 第36-37页 |
二、探索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