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1 国外小农水管护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1.2.1.2 国外农户参与小农水管护研究 | 第16页 |
1.2.1.3 国外激励农户主动参与小型农田水利管护对策 | 第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2.1 我国小农水管护的发展现状以及实际运行时出现的问题 | 第16-17页 |
1.2.2.2 我国有关影响农户参与小农水管护积极性的因素研究 | 第17-18页 |
1.2.2.3 我国激励农户主动参与小农水管护的对策 | 第18-19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2-24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4页 |
2.1.1 小型农田水利 | 第24页 |
2.1.2 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管护 | 第2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4-25页 |
2.2.2 行为经济学理论 | 第25-26页 |
2.2.3 计划行为理论 | 第26-27页 |
3 肥城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农户参与管护的试点工作运行情况 | 第27-37页 |
3.1 肥城市农田水利工程情况 | 第27-30页 |
3.1.1 肥城市农田水利工程总况 | 第27-29页 |
3.1.2 肥城市小型灌排泵站情况 | 第29页 |
3.1.3 灌区新建及续建配套工程情况 | 第29页 |
3.1.4 肥城市小型水源及“五小水利”工程情况 | 第29-30页 |
3.2 肥城市小农水产权新制度及管护新机制试点工作运行情况 | 第30-33页 |
3.2.1 试点进展基本情况及试点县推进改革的做法 | 第30-31页 |
3.2.2 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完成情况 | 第31-33页 |
3.2.3 试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页 |
3.3 肥城市鼓励农户参与小农水管护的政府投入情况 | 第33-37页 |
3.3.1 肥城市鼓励农户参与小农水管护的政府财政投入情况 | 第33-34页 |
3.3.2 肥城市鼓励农户参与小农水管护的政府技术投入情况 | 第34-35页 |
3.3.3 肥城市鼓励农户参与小农水管护的政府监管情况 | 第35-37页 |
4 肥城市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管护情况 | 第37-46页 |
4.1 肥城市社会力量参与小农水管护情况 | 第37页 |
4.1.1 肥城市社会力量参与小农水管护的主要做法 | 第37页 |
4.1.2 肥城市社会力量参与小农水管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37页 |
4.2 肥城市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的管护情况 | 第37-40页 |
4.2.1 肥城市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管护的情况分析 | 第37-39页 |
4.2.2 肥城市小型农田水利管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4.3 肥城市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管护的调查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 第40-46页 |
4.3.1 数据来源 | 第40页 |
4.3.2 调查背景:肥城市农业人口及耕地灌溉情况 | 第40-43页 |
4.3.3 样本特征 | 第43-46页 |
5 肥城市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管护的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第46-62页 |
5.1 样本农户所在村庄的地理情况对样本农户参与管护的影响调查 | 第46-47页 |
5.2 样本户主的个人特征对样本农户参与管护的影响调查 | 第47-52页 |
5.3 样本农户的家庭及社会关系情况对样本农户参与管护的影响调查 | 第52-56页 |
5.4 样本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的管护认知及参与方式选择 | 第56-58页 |
5.5 样本农户对用水协会的看法对样本农户参与管护的影响调查 | 第58-62页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2-6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2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