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检索机论文

基于多因素耦合的社交网络信息推荐模型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22-3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2-24页
    1.2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研究进展第24-32页
        1.2.1 社交网络传播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4-27页
        1.2.2 社交网络传播链路预测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7-30页
        1.2.3 社交网络信息推荐国内外研究进展第30-32页
    1.3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第32-37页
        1.3.1 论文结构第32-36页
        1.3.2 创新点第36-37页
第2章 社交网络信息推荐研究理论基础第37-54页
    2.1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概述第37-41页
        2.1.1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基本模型第37-39页
        2.1.2 小世界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模型第39-40页
        2.1.3 时序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模型第40-41页
    2.2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链路预测理论概述第41-46页
        2.2.1 基于概率模型的方法第42-43页
        2.2.2 基于相似性的方法第43-45页
        2.2.3 基于最大似然的方法第45-46页
    2.3 社交网络信息推荐理论与方法概述第46-53页
        2.3.1 社交网络信息推荐系统概述第46页
        2.3.2 传统的个性化推荐算法理论第46-51页
        2.3.3 基于社交网络个性化推荐中存在的问题第51-53页
    2.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3章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多因素耦合模型第54-84页
    3.1 引言第54页
    3.2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多影响因素分析第54-65页
        3.2.1 时间因素第54-56页
        3.2.2 多源异构地理因素第56-59页
        3.2.3 用户行为因素第59-63页
        3.2.4 用户情境因素第63-65页
    3.3 构建多因素耦合的信息传播模型第65-83页
        3.3.1 信息传播影响因素模块化处理第66页
        3.3.2 信息传播影响因素耦合度量第66-68页
        3.3.3 多因素耦合信息传播模型第68-73页
        3.3.4 仿真实验分析第73-83页
    3.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4章 基于多因素耦合的混合协同过滤推荐模型第84-105页
    4.1 引言第84-85页
    4.2 基于多因素的相似度计算方法第85-92页
        4.2.1 基于时间因素的用户相似度计算第85-87页
        4.2.2 基于多源异构地理因素的用户相似度计算第87-88页
        4.2.3 基于用户行为的相似度计算第88-90页
        4.2.4 基于用户情境因素的用户相似度计算方法第90-92页
    4.3 构建分层混合协同过滤模型RMHCF第92-104页
        4.3.1 融合多因素耦合改进预测评分算法第93-94页
        4.3.2 基于遗传算法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第94-97页
        4.3.3 分层混合协同过滤模型RMHCF第97-99页
        4.3.4 实验分析第99-104页
    4.4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5章 基于信息关联和负反馈的链路预测推荐模型第105-143页
    5.1 引言第105-106页
    5.2 社交网络信息关联及其稳定性研究第106-118页
        5.2.1 社交网络信息关联第106-111页
        5.2.2 信息关联稳定性第111-118页
    5.3 社交网络负反馈信息链路研究第118-124页
        5.3.1 含有过时信息的链路分析第119-120页
        5.3.2 含有热门信息的链路分析第120-122页
        5.3.3 含有意见领袖信息的链路分析第122页
        5.3.4 负反馈信息链路权重分析第122-124页
    5.4 构建基于多路径的局部随机游走链路预测模型第124-132页
        5.4.1 基于信息关联的节点相似度指标第124-128页
        5.4.2 融合蛙跳算法构建随机游走链路预测模型LRWM第128-132页
    5.5 实验分析第132-142页
        5.5.1 数据来源及数据预处理第132-135页
        5.5.2 评价指标第135-137页
        5.5.3 实验设计第137-138页
        5.5.4 实验分析第138-142页
    5.6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第6章 融合链路预测的信息推荐模型第143-182页
    6.1 引言第143-144页
    6.2 链路预测在信息推荐中的作用第144-146页
        6.2.1 获得更为全面的用户关系数据第144-145页
        6.2.2 降低负反馈信息的影响第145-146页
    6.3 构建融合链路预测的信息推荐模型LPMF第146-155页
        6.3.1 矩阵分解理论基础第146-149页
        6.3.2 项目关联关系分析第149-152页
        6.3.3 融合链路预测的概率矩阵分解模型LPMF第152-155页
    6.4 基于受限波兹曼机的隐因子矩阵提取研究第155-161页
        6.4.1 受限波兹曼机概述第155-156页
        6.4.2 受限波兹曼机模型的改进第156-158页
        6.4.3 参数设置第158-159页
        6.4.4 训练流程第159-161页
    6.5 构建基于LPMF的用户兴趣点推荐模型第161-168页
        6.5.1 LBSN兴趣点推荐应用的分析第161-164页
        6.5.2 个性化兴趣点推荐模型第164-168页
    6.6 实验分析第168-180页
        6.6.1 实验数据集简介第168-169页
        6.6.2 评价标准第169页
        6.6.3 实验设计第169-172页
        6.6.4 对比模型介绍第172-173页
        6.6.5 实验结果与比较第173-180页
    6.7 本章小结第180-182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82-186页
    7.1 研究总结第182-184页
    7.2 研究展望第184-186页
参考文献第186-20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学术论文第204-206页
致谢第206页

论文共2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人脸的安全身份认证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服务导向逻辑下制造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管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