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燃料电池概述 | 第11-12页 |
1.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概述 | 第12-14页 |
1.2.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简介 | 第12页 |
1.2.2 甲醇氧化反应和氧还原反应 | 第12-14页 |
1.3 碳载铂基催化剂(Pt/C)催化剂及其失活机理 | 第14-16页 |
1.4 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6-27页 |
1.4.1 基于新型碳材料的铂基催化剂 | 第16-19页 |
1.4.2 基于碳化物的新型铂基催化剂 | 第19-22页 |
1.4.3 杂原子掺杂的碳材料类阴极催化剂 | 第22-25页 |
1.4.4 双功能催化剂 | 第25-27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7-29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29-39页 |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29-31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9-30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2.2 电化学测试 | 第31-37页 |
2.2.1 测试电极的制备 | 第31页 |
2.2.2 电化学测试系统及电极 | 第31-32页 |
2.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32-37页 |
2.3 样品的物理化学表征方法 | 第37-39页 |
2.3.1 XRD | 第37页 |
2.3.2 TEM | 第37页 |
2.3.3 SEM | 第37-38页 |
2.3.4 RamanSpectrometer | 第38页 |
2.3.5 XPS | 第38-39页 |
第3章 镍-碳化钨/新金刚石负载铂基催化剂 | 第39-53页 |
3.1 Pt/Ni-WC/nD的制备 | 第39-40页 |
3.2 Ni-WC/nD和Pt/Ni-WC/nD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 第40-45页 |
3.3 Pt/Ni-WC/nD的电化学性能 | 第45-52页 |
3.3.1 Pt/Ni-WC/nD的MOR催化性能 | 第45-47页 |
3.3.2 Pt/Ni-WC/nD的ORR催化性能 | 第47-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石墨化纳米碳化硼负载铂基催化剂 | 第53-62页 |
4.1 Pt/GB_4C催化剂的制备 | 第53-54页 |
4.2 GB_4C和Pt/GB_4C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 第54-57页 |
4.3 Pt/GB_4C的电化学性能 | 第57-61页 |
4.3.1 Pt/GB_4C的MOR催化性能 | 第57-58页 |
4.3.2 Pt/GB_4C的ORR催化性能 | 第58-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杂原子掺杂石墨化碳化硼非铂催化剂 | 第62-80页 |
5.1 N-GB_4C催化剂 | 第62-67页 |
5.1.1 N-GB_4C催化剂的制备 | 第62-63页 |
5.1.2 N-GB_4C的结构及形貌表征 | 第63-65页 |
5.1.3 N-GB_4C的电化学性能 | 第65-67页 |
5.2 Fe-N-B-G催化剂 | 第67-79页 |
5.2.1 Fe-N-B-G催化剂的制备 | 第67-68页 |
5.2.2 Fe-N-B-G结构及形貌表征 | 第68-71页 |
5.2.3 Fe-N-B-G的电化学性能 | 第71-7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硼-氧化钛/石墨化碳化硼非贵金属双功能电化学催化剂 | 第80-93页 |
6.1 B-TiO_2/GB_4C催化剂的制备 | 第80-81页 |
6.2 B-TiO_2/GB_4C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81-85页 |
6.3 TiO_2/GB_4C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 | 第85-91页 |
6.3.1 TiO_2/GB_4C的ORR催化活性 | 第85-89页 |
6.3.2 TiO_2/GB_4C的OER催化活性 | 第89-90页 |
6.3.3 TiO_2/GB_4C的双功能催化活性 | 第90-9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