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连续可调减震器外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1.2 减震器概述 | 第11-13页 |
1.2.1 减震器的发展过程 | 第11-12页 |
1.2.2 减震器动力学特性概述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3.1 阻尼可调减震器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13-16页 |
1.3.2 减震器仿真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16-19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阻尼连续可调减震器工作机理分析 | 第20-29页 |
2.1 混联组合孔各分支流量参数计算 | 第20-24页 |
2.1.1 孔口油液流量计算 | 第20-22页 |
2.1.2 混联组合孔各分支流量参数计算 | 第22-24页 |
2.2 减震器阻尼构件及其阻尼力分析 | 第24-26页 |
2.2.1 常通节流孔 | 第24-25页 |
2.2.2 环形缝隙 | 第25页 |
2.2.3 阀片开阀缝隙 | 第25-26页 |
2.2.4 活塞孔 | 第26页 |
2.3 阻尼连续可调减震器结构及工作机理分析 | 第26-28页 |
2.3.1 单筒充气式减震器工作机理 | 第26-27页 |
2.3.2 阻尼连续可调减震器工作机理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阻尼连续可调减震器节流阀开度解析 | 第29-39页 |
3.1 单片圆薄阀片变形量解析 | 第29-32页 |
3.1.1 阀片力学模型 | 第29-31页 |
3.1.2 解析式精度验证 | 第31-32页 |
3.2 等半径叠加阀片变形量解析 | 第32-35页 |
3.3 非等半径叠加阀片变形量解析 | 第35-36页 |
3.4 活塞阀片变形量解析 | 第36-37页 |
3.5 阻尼调节阀节流孔面积演变规律及解析方程 | 第37-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阻尼连续可调减震器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 第39-56页 |
4.1 阻尼可调减震器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39-46页 |
4.1.1 调节阀闭合时减震器动力学模型 | 第39-44页 |
4.1.2 调节阀开启后减震器动力学模型 | 第44-46页 |
4.2 阻尼连续可调减震器建模参数获取 | 第46-49页 |
4.2.1 开阀速度点测试实验 | 第47-48页 |
4.2.2 最大静摩擦力测试实验 | 第48-49页 |
4.3 阻尼连续可调减震器仿真模型建立 | 第49-55页 |
4.3.1 调节阀闭合时减震器仿真模型及结果 | 第49-52页 |
4.3.2 调节阀开启后减震器仿真模型及结果 | 第52-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阻尼连续可调减震器外特性试验与分析 | 第56-69页 |
5.1 阻尼连续可调减震器外特性试验 | 第56-61页 |
5.1.1 试验设备 | 第56-57页 |
5.1.2 减震器外特性试验 | 第57-59页 |
5.1.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5.2 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 | 第61-62页 |
5.3 阻尼连续可调减震器外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62-68页 |
5.3.1 环形缝隙宽度与长度 | 第62-65页 |
5.3.2 气室初始压力 | 第65-66页 |
5.3.3 减震器油动力粘度 | 第66-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总结 | 第69-70页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第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