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登机桥的结构优化设计和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13页 |
1.2 旅客登机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通道结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2 柔性遮蓬机构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3 登机桥内部空调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本课题来源、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0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旅客登机桥伸缩通道优化设计 | 第22-54页 |
2.1 旅客登机桥结构 | 第22-26页 |
2.1.1 旋转平台及立柱 | 第22-23页 |
2.1.2 活动伸缩通道 | 第23页 |
2.1.3 升降机构 | 第23-24页 |
2.1.4 行走机构 | 第24-25页 |
2.1.5 接机口 | 第25-26页 |
2.2 旅客登机桥运动方式 | 第26-28页 |
2.2.1 升降运动 | 第26-27页 |
2.2.2 伸缩运动 | 第27页 |
2.2.3 旋转运动 | 第27-28页 |
2.3 伸缩通道结构优化设计 | 第28-35页 |
2.3.1 登机桥主要技术参数 | 第28页 |
2.3.2 登机桥主要执行标准 | 第28-29页 |
2.3.3 平板侧壁桥伸缩通道的优化设计 | 第29-35页 |
(1)平板侧壁波纹板连接结构 | 第29-31页 |
(2)优化波纹板设计采用桁架结构 | 第31-33页 |
(3)外部装饰优化设计 | 第33-34页 |
(4)内部装饰优化设计 | 第34-35页 |
2.4 优化后平板侧壁桥结构计算 | 第35-48页 |
2.4.1 载荷系数 | 第36-37页 |
2.4.2 工况组合 | 第37-38页 |
2.4.3 杆件应力分析 | 第38-46页 |
2.4.4 刚度分析 | 第46页 |
2.4.5 稳定性分析 | 第46-47页 |
2.4.6 固有频率分析 | 第47-48页 |
2.5 登机桥通道的负载校核分析 | 第48-53页 |
2.5.1 飞机空调连接支架强度校核 | 第49-51页 |
(1)焊接检查 | 第49-50页 |
(2)连接螺栓强度核查 | 第50-51页 |
2.5.2 400HZ电源连接支架强度核查 | 第51-53页 |
(1)焊接检查 | 第51-52页 |
(2)连接螺栓强度验证 | 第52-5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旅客登机桥柔性遮蓬优化设计和分析 | 第54-65页 |
3.1 概述 | 第54页 |
3.2 接机口基本结构 | 第54-55页 |
3.3 现有结构存在问题 | 第55-57页 |
3.3.1 柔性遮蓬的组成 | 第55-56页 |
3.3.2 存在问题 | 第56-57页 |
(1)篷布老化 | 第56页 |
(2)漏雨和漏风问题 | 第56-57页 |
(3)遮蓬坍塌问题 | 第57页 |
3.4 开闭机构运动轨迹分析 | 第57-61页 |
3.4.1 开闭机构分析 | 第57页 |
3.4.2 平面连杆机构 | 第57-59页 |
3.4.3 开闭机构示意图 | 第59-61页 |
3.5 开闭结构的优化改进设计 | 第61-64页 |
3.5.1 开闭机构的杆长设计 | 第61-6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旅客登机桥内部空调设计和研究 | 第65-70页 |
4.1 分体式风管机的应用 | 第65-67页 |
4.2 内部温度调节 | 第67-68页 |
4.3 冷凝水的排放 | 第68-69页 |
4.3.1 双排水口设计 | 第68-69页 |
4.3.2 柔性连接设计 | 第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实验检测验证 | 第70-80页 |
5.1 结构静态应力检测 | 第70-73页 |
5.1.1 结构静态应力试验工况 | 第70-71页 |
5.1.2 结构静态应力试验结果 | 第71-72页 |
5.1.3 试验过程照片 | 第72-73页 |
5.2 静态刚度检测 | 第73-75页 |
5.2.1 静态刚度试验结果 | 第74-75页 |
5.3 振动检测 | 第75-76页 |
5.4 抗风稳定性校核 | 第76-78页 |
5.5 可靠性检测 | 第7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件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