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受限空间流体 | 第12-18页 |
1.1.1 受限空间流体的分层结构 | 第12-13页 |
1.1.2 受限空间流体的高压现象 | 第13-16页 |
1.1.3 受限空间气体的溶解度 | 第16-17页 |
1.1.4 受限空间流体的溶剂化效应 | 第17-18页 |
1.2 表面润湿性 | 第18-23页 |
1.2.1 宏观接触角 | 第18-20页 |
1.2.2 微观润湿参数 | 第20-23页 |
1.3 表面润湿调控及其应用 | 第23-25页 |
1.3.1 表面润湿性的调控方法 | 第23-24页 |
1.3.2 表面润湿性调控的应用 | 第24-25页 |
1.4 受限空间流体的表面润湿调节 | 第25-26页 |
1.5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1.6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28-30页 |
第2章 经典密度泛函理论 | 第30-48页 |
2.1 密度分布和基本热力学关系 | 第30-31页 |
2.2 经典密度泛函理论 | 第31-40页 |
2.2.1 硬球流体 | 第32-37页 |
2.2.2 Lennard-Jones流体 | 第37-40页 |
2.3 密度泛函不同维度下的积分处理 | 第40-47页 |
2.3.1 三维空间系统 | 第41-44页 |
2.3.2 一维狭缝系统 | 第44-45页 |
2.3.3 一维圆柱系统 | 第45-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表面润湿对受限空间气体压强的影响及其应用 | 第48-65页 |
3.1 引言 | 第48-50页 |
3.2 安全阀多尺度模型以及受力分析 | 第50-52页 |
3.2.1 安全阀模型简化 | 第50页 |
3.2.2 安全阀的多尺度模型 | 第50-51页 |
3.2.3 安全阀受力分析 | 第51-52页 |
3.3 整定压强的理论计算模型 | 第52-55页 |
3.3.1 吸附压强的密度泛函计算 | 第52-54页 |
3.3.2 整定压强计算模型 | 第54-55页 |
3.4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第55-56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56-63页 |
3.5.1 安全阀试验结果 | 第56-57页 |
3.5.2 安全阀吸附压强计算 | 第57-60页 |
3.5.3 安全阀整定压强计算 | 第60-62页 |
3.5.4 表面润湿性对整定压强的影响 | 第62-6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4章 表面润湿对受限空间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 第65-81页 |
4.1 引言 | 第65-66页 |
4.2 溶解度计算方法 | 第66-70页 |
4.2.1 势能模型 | 第66-67页 |
4.2.2 气液相平衡及吸附 | 第67-69页 |
4.2.3 气体溶解度的密度泛函计算 | 第69-7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0-79页 |
4.3.1 孔宽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 第70-72页 |
4.3.2 表面润湿性调控受限气体溶解度 | 第72-75页 |
4.3.3 表面润湿调控的机器学习研究 | 第75-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5章 表面润湿对受限空间流体溶剂化效应的影响及其应用 | 第81-90页 |
5.1 引言 | 第81-82页 |
5.2 计算模型及分析方法 | 第82-85页 |
5.2.1 本征自由能计算 | 第82-83页 |
5.2.2 溶剂化自由能计算 | 第83-8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5-89页 |
5.3.1 烷烃分子本征自由能 | 第85-86页 |
5.3.2 圆管内水溶液密度分布 | 第86页 |
5.3.3 管壁表面润湿对烷烃构象影响 | 第86-87页 |
5.3.4 烷烃链长对分子构象影响 | 第87-88页 |
5.3.5 圆管直径对烷烃构象的影响 | 第88-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6章 直线型分子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第90-102页 |
6.1 引言 | 第90-91页 |
6.2 MDFT泛函构建及分析 | 第91-97页 |
6.2.1 MDFT理论框架 | 第91-94页 |
6.2.2 吸引项直接关联函数 | 第94-97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97-100页 |
6.3.1 分子间作用势 | 第97-98页 |
6.3.2 直接关联函数 | 第98-100页 |
6.3.3 吸附等温线 | 第10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6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02-103页 |
7.2 展望 | 第103-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8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128页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