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21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养老保险制度与人口老龄化 | 第13-15页 |
1.2.2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 | 第15-17页 |
1.2.3 养老保险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 第17-18页 |
1.3 研究的角度、方法与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8-19页 |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1.4.1 本文的创新 | 第19-20页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20-21页 |
第2章 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 第21-28页 |
2.1 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念界定 | 第21-25页 |
2.1.1 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界定 | 第21页 |
2.1.2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特点 | 第21-22页 |
2.1.3 对人口老龄化的界定 | 第22-23页 |
2.1.4 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特点 | 第23-25页 |
2.2 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支撑 | 第25-28页 |
2.2.1 乘数理论 | 第25页 |
2.2.2 过渡经济学理论 | 第25页 |
2.2.3 人力资本外部性理论 | 第25-26页 |
2.2.4 生命周期假说理论(LCH) | 第26页 |
2.2.5 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8-34页 |
3.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 第28-29页 |
3.1.1 养老保险制度基本上实现全覆盖 | 第28页 |
3.1.2 养老保险三方缴存比例负担悬殊 | 第28-29页 |
3.1.3 养老保险基金社会化服务程度低 | 第29页 |
3.2 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29-31页 |
3.2.1 老龄化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2 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3 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第31页 |
3.3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3.3.1 老龄化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 | 第32页 |
3.3.2 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提出考验 | 第32-33页 |
3.3.3 老龄化诱使劳动者选择提前退出劳动市场 | 第33页 |
3.3.4 老龄化导致养老保险金地区分布严重失衡 | 第33-34页 |
第4章 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实证分析 | 第34-40页 |
4.1 研究思路——研究变量的选取 | 第34-35页 |
4.2 模型数据及数据分析 | 第35页 |
4.3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第35-38页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4.4.1 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促进经济增长 | 第38页 |
4.4.2 养老支出带动相关产业经济增长 | 第38-39页 |
4.4.3 经济增长保证养老保险金可持续 | 第39-40页 |
第5章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借鉴 | 第40-45页 |
5.1 美国——增加社会保障税的补给比例 | 第40页 |
5.2 智利——个人账户与养老金私营运作 | 第40-41页 |
5.3 日本——延迟养老保险基金收取年龄 | 第41-42页 |
5.4 加拿大——“1997改革”到“主动主义” | 第42-45页 |
第6章 应对老龄化的养老保险制度选择——在保险和激励间平衡 | 第45-48页 |
6.1 基本原则——保障型的养老保险制度 | 第45页 |
6.2 延迟退休——补给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 第45-46页 |
6.3 筹资模式——逐步转向部分基金积累 | 第46页 |
6.4 资本市场——推进公募基金运营步伐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