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股东派生诉讼行使公司归入权的理论基础 | 第12-29页 |
第一节 公司归入权的概述 | 第12-15页 |
一、公司归入权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公司归入权特征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公司归入权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15-18页 |
一、公司归入权行使的现状 | 第15页 |
二、公司归入权行使的问题 | 第15-18页 |
第三节 股东派生诉讼行使公司归入权的理论依据 | 第18-29页 |
一、《公司法》第148条与《公司法》第151条的关联 | 第18-24页 |
二、《证券法》第47条的股东派生诉讼 | 第24-26页 |
三、股东权的可代位性 | 第26-29页 |
第二章 股东行使公司归入权的域外比较分析 | 第29-36页 |
第一节 域外制度介绍 | 第29-33页 |
一、美国归入权制度 | 第29-31页 |
二、日本归入权制度 | 第31-32页 |
三、我国台湾地区归入权制度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域外制度借鉴 | 第33-36页 |
第三章 股东派生诉讼行使公司归入权存在的问题 | 第36-42页 |
第一节 公司归入权范围的问题 | 第36-39页 |
一、公司归入权与派生诉讼主体的不统一 | 第36-37页 |
二、公司归入权制度惩罚措施的宽松 | 第37-38页 |
三、公司归入权的抗辩规定缺乏 | 第38-39页 |
第二节 股东派生诉讼范围的问题 | 第39-42页 |
一、股东派生诉讼的严格限制 | 第39-40页 |
二、股东派生诉讼的较高风险 | 第40-41页 |
三、股东派生诉讼的时效缺乏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股东派生诉讼行使公司归入权制度的完善 | 第42-47页 |
第一节 公司归入权制度的完善 | 第42-44页 |
一、危害公司归入权主体的补充 | 第42页 |
二、公司归入权惩罚措施的扩充 | 第42-43页 |
三、归入权责任的免除规定 | 第43-44页 |
第二节 股东派生行使公司归入权制度的完善 | 第44-47页 |
一、股东行使公司归入权的原告资格 | 第44-45页 |
二、股东行使公司归入权的前置程序 | 第45页 |
三、股东行使归入权的风险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