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流变悬架的智能汽车车身姿态优化控制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磁流变减振器模型 | 第16-27页 |
| 2.1 磁流变液及流变机理 | 第16-20页 |
| 2.2 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模式 | 第20-23页 |
| 2.3 磁流变减振器模型的建立 | 第23-2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磁流变悬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 第27-50页 |
| 3.1 性能评价指标 | 第27-28页 |
| 3.2 磁流变悬架系统模型建立 | 第28-33页 |
| 3.3 随机路面不平度模型 | 第33-35页 |
| 3.4 磁流变悬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第35-46页 |
| 3.5 磁流变悬架系统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第46-4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智能汽车分模式姿态优化控制研究 | 第50-75页 |
| 4.1 整车动力学模型 | 第50-52页 |
| 4.2 智能汽车车身姿态分模式优化控制结构 | 第52-54页 |
| 4.3 智能汽车路径跟踪控制策略的设计 | 第54-61页 |
| 4.4 稳定姿态优化控制模式 | 第61-68页 |
| 4.5 突变姿态优化控制模式 | 第68-73页 |
| 4.6 控制模式的选择 | 第73-74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5章 智能汽车分模式姿态优化控制仿真与分析 | 第75-87页 |
| 5.1 联合仿真平台的搭建 | 第75-77页 |
| 5.2 典型工况仿真与分析 | 第77-86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87-89页 |
| 6.1 研究总结 | 第87-88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