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3 论文内容和框架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2 技术路线设计 | 第13页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3-16页 |
1.5.1 创新 | 第13-14页 |
1.5.2 不足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6-21页 |
2.1.1 公司价值理论 | 第16-17页 |
2.1.2 资本结构理论 | 第17-21页 |
2.1.3 相关理论综评 | 第21页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1-24页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1-22页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2页 |
2.2.3 文献述评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公用事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 第24-30页 |
3.1 公用事业范围和特征 | 第24-25页 |
3.1.1 公用事业行业范围 | 第24页 |
3.1.2 公用事业行业特征 | 第24-25页 |
3.2 我国公用事业上市公司基本概况 | 第25-26页 |
3.3 我国公用事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 | 第26-30页 |
3.3.1 总体资产负债率较高 | 第26-27页 |
3.3.2 债务期限偏长期性 | 第27-28页 |
3.3.3 国有股份占比偏大 | 第28-29页 |
3.3.4 融资方式单一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我国公用事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0-40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0-31页 |
4.1.1 债务结构方面 | 第30-31页 |
4.1.2 股权结构方面 | 第31页 |
4.2 样本及研究方法 | 第31-35页 |
4.2.1 样本选取 | 第31-32页 |
4.2.2 变量定义 | 第32-34页 |
4.2.3 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 | 第34-35页 |
4.3 模型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4.3.1 回归模型 | 第35-36页 |
4.4 假设检验及分析 | 第36-40页 |
4.4.1 债务结构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36-37页 |
4.4.2 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37-4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0-4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5.2 对策与建议 | 第41-44页 |
5.2.1 确定合理的债务结构 | 第41页 |
5.2.2 规划合理的债务期限和融资方式 | 第41-42页 |
5.2.3 引入外部机构,丰富股权结构 | 第42页 |
5.2.4 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建设 | 第42页 |
5.2.5 完善资本市场,促进企业优化资本结构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