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习近平“一带一路”倡议的思想与实践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绪论第14-26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4-16页
        (一)选题背景第14-15页
        (二)选题意义第15-16页
    二、研究目标和方法第16-17页
    三、内容结构和逻辑第17-18页
    四、研究文献综述第18-24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8-23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23-24页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第24-25页
        (一)研究重点第24-25页
        (二)研究难点第25页
    六、研究创新点和不足第25-26页
        (一)研究创新点第25页
        (二)研究不足第25-26页
第一章“一带一路”倡议思想的背景与形成第26-47页
    第一节 国际背景分析第26-31页
        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奏响时代主旋律第26-28页
        二、全球经济疲软与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第28-29页
        三、地区冲突与局部动乱愈演愈烈第29-30页
        四、“三股势力”隐患持续发酵第30-31页
    第二节 国内背景分析第31-36页
        一、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号召力的大幅提升第31-32页
        二、中国构建开放经济新格局的现实需要第32-33页
        三、国家战略能源安全保障面临巨大挑战第33-35页
        四、地缘政治环境的不断恶化第35-36页
    第三节 倡议渊源分析第36-42页
        一、历史渊源:海陆双线并行的“丝绸之路”第37-40页
        二、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的心灵相契第40-42页
    第四节 倡议形成分析第42-47页
        一、酝酿设计第42-43页
        二、传播推介第43-45页
        三、实施推进第45-47页
第二章“一带一路”倡议思想的内容与解读第47-71页
    第一节 倡议建构的根本原则第47-52页
        一、共商:合作大计第47-49页
        二、共建:合作平台第49页
        三、共享:合作成果第49-50页
        四、“三共”原则逻辑关系和特征价值第50-52页
    第二节 倡议支撑的核心内容第52-64页
        一、政策沟通第52-54页
        二、设施联通第54-57页
        三、贸易畅通第57-59页
        四、资金融通第59-62页
        五、民心相通第62-64页
    第三节 倡议达成的机制平台第64-67页
        一、机制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第65页
        二、机制平台建设的意义梳理第65-66页
        三、机制平台建设的主要困境第66页
        四、机制平台建设的措施探讨第66-67页
    第四节 倡议实现的目标定位第67-71页
        一、“三个共同体”的定位解读第67-69页
        二、“三个共同体”的创新内涵第69-71页
第三章“一带一路”倡议思想的逻辑与演绎第71-86页
    第一节 动力逻辑:内外共举的困境和矛盾第71-73页
        一、中国:中国发展需要世界能量第71-72页
        二、世界:全球治理需要中国方案第72页
        三、“一带一路”倡议:破解中国发展与全球治理的双重矛盾第72-73页
    第二节 生成逻辑:古今赓续的变化和过程第73-77页
        一、变化: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千年跨越第74-75页
        二、过程:从一个开始到另一个开始的螺旋式上升第75-76页
        三、“一带一路”是历经千年的文明之果第76-77页
    第三节 空间逻辑:串联纵横的协同和组合第77-79页
        一、串联:主要连接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第77-78页
        二、纵横:“一带一路”向全世界敞开怀抱第78页
        三、“一带一路”是全球发展的协同大平台第78-79页
    第四节 实践逻辑:知行合一的客观和求实第79-82页
        一、认知:从高层引领到人民交流,共识为重第79-80页
        二、行动:从机制内容到落地项目,行动为果第80-81页
        三、“一带一路”遵循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第81-82页
    第五节 目标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本主义第82-86页
        一、命运共同体:休戚与共生命互联的未来趋势第82-84页
        二、以人为本:人民是历史进步和文明进化的主体第84-86页
第四章“一带一路”倡议思想的实践与愿景第86-106页
    第一节“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成果第86-93页
        一、政策沟通第86-88页
        二、设施联通第88-89页
        三、资金融通第89-91页
        四、贸易畅通第91-92页
        五、民心相通第92-93页
    第二节“一带一路”倡议的经验借鉴第93-101页
        一、倡议面临的风险挑战第93-97页
        二、倡议推进的经验凝练第97-101页
    第三节“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展望第101-106页
        一、民族复兴百年大计第101-102页
        二、全球治理大国方案第102-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3页
    1.著作文件类第106页
    2.期刊论文类第106-111页
    3.新闻会议类第111-113页
攻博/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责任伦理视阈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下一篇:兰州市M社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