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6-33页 |
1.1 植物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 | 第16-18页 |
1.1.1 植物活性氧的产生 | 第16-18页 |
1.1.2 植物活性氧的清除 | 第18页 |
1.2 NADPH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 第18-25页 |
1.2.1 NADPH氧化酶种类 | 第19-21页 |
1.2.2 动物NADPH氧化酶的调控方式 | 第21-22页 |
1.2.3 植物NADPH氧化酶的功能与调控 | 第22-25页 |
1.3 植物免疫反应中活性氧的功能及产生机制 | 第25-31页 |
1.3.1 植物免疫反应中活性氧的功能 | 第26-28页 |
1.3.2 MAMPs诱导植物活性氧的分子机制 | 第28-30页 |
1.3.3 LPS诱导植物产生活性氧的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2 DELT1基因的图位克隆及MutMap测序 | 第33-5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7页 |
2.1.1 植物材料与种植方法 | 第33-34页 |
2.1.2 试剂和仪器 | 第34页 |
2.1.3 拟南芥杂交 | 第34页 |
2.1.4 活性氧(ROS)的检测 | 第34-35页 |
2.1.5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5页 |
2.1.6 图位克隆(Map-Based Cloning) | 第35-36页 |
2.1.7 MutMap测序技术 | 第36-37页 |
2.2 结果和分析 | 第37-50页 |
2.2.1 delt1突变体对LPS诱导的ROS迸发不敏感 | 第37-38页 |
2.2.2 delt1-1和delt1-2突变体是单基因隐性突变 | 第38-39页 |
2.2.3 DELT1基因的图位克隆 | 第39-43页 |
2.2.4 DELT1基因的MutMap测序 | 第43-45页 |
2.2.5 候选基因的遴选与验证 | 第45-47页 |
2.2.6 杂交互补验证DELT1基因 | 第47-49页 |
2.2.7 delt1-1和delt1-2是功能缺失的突变体 | 第49-5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3 E919K调控活性氧的分子机制 | 第51-7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8页 |
3.1.1 植物材料与种植方法 | 第51页 |
3.1.2 试剂和仪器 | 第51-52页 |
3.1.3 菌类材料和质粒载体 | 第52页 |
3.1.4 植物RNA提取及cDNA的合成 | 第52页 |
3.1.5 实时荧光定量qRT-PCR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 | 第52-53页 |
3.1.6 拟南芥主根生长的抑制分析 | 第53页 |
3.1.7 植物总蛋白的提取 | 第53页 |
3.1.8 植物质膜蛋白的提取 | 第53-54页 |
3.1.9 Gateway法克隆基因 | 第54-55页 |
3.1.10 免疫印迹Immunblotting蛋白检测 | 第55-56页 |
3.1.11 蛋白亚细胞定位 | 第56页 |
3.1.12 萤火虫荧光素酶互补(LCI)实验 | 第56-57页 |
3.1.13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实验 | 第57页 |
3.1.14 NADPH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57页 |
3.1.15 气孔开度实验 | 第57-58页 |
3.2 结果和分析 | 第58-71页 |
3.2.1 E919是NADPH氧化酶非常保守的位点 | 第58-59页 |
3.2.2 RBOHD基因CDS序列碱基G2755突变不影响RBOHD的转录水平 | 第59-60页 |
3.2.3 E919突变不影响RBOHD的亚细胞定位 | 第60-62页 |
3.2.4 E919突变不影响RBOHD自身互作以及和BIK1的互作 | 第62-64页 |
3.2.5 E919突变不影响RBOHD内源蛋白的积累 | 第64-65页 |
3.2.6 E919突变影响RBOHD蛋白的活性 | 第65-67页 |
3.2.7 E919突变不影响lipidA诱导产生的防御相关基因表达 | 第67-69页 |
3.2.8 E919突变不影响lipid A诱导的幼苗主根生长抑制 | 第69-70页 |
3.2.9 E919突变影响lipid A诱导的气孔关闭 | 第70-7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4 全文总结与讨论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93页 |
附录 | 第93-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