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橡胶树及现状研究 | 第10页 |
1.2 橡胶树炭疽病危害 | 第10-11页 |
1.3 胶孢炭疽菌 | 第11-12页 |
1.4 胶孢炭疽菌的致病机理及防治措施 | 第12-13页 |
1.5 胶孢炭疽菌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1.6 信号转导途径 | 第13-15页 |
1.6.1 G蛋白信号转导途径 | 第14页 |
1.6.2 MAPK激酶信号途径 | 第14-15页 |
1.6.3 环化腺苷酸(cAMP)信号途径 | 第15页 |
1.6.4 Ca~(2+)信号途径 | 第15页 |
1.7 RGS蛋白功能及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8.1 目的意义 | 第16页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9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2.1.1 供试菌株 | 第18页 |
2.1.2 接种材料 | 第18页 |
2.1.3 供试质粒 | 第18页 |
2.1.4 实验试剂 | 第18页 |
2.1.5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页 |
2.1.6 实验培养基和试剂配方 | 第18-1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9-27页 |
2.2.1 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 | 第19-20页 |
2.2.2 目的片段的回收 | 第20页 |
2.2.3 质粒的转化与蓝白斑筛选 | 第20-21页 |
2.2.4 质粒的提取及检测 | 第21页 |
2.2.5 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转化 | 第21-22页 |
2.2.6 基因克隆和敲除的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2.2.7 基因的蛋白序列分析 | 第24页 |
2.2.8 基因生物性状研究 | 第24-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5页 |
3.1 CgRGS1基因相关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3.1.1 CgRGS1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28页 |
3.1.2 CgRGS1基因敲除转化子获得与验证 | 第28页 |
3.1.3 CgRGS1基因互补株的获得与筛选验证 | 第28-29页 |
3.1.4 CgRGS1基因的生物性状研究分析 | 第29-33页 |
3.2 CgRGS2基因相关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3-40页 |
3.2.1 CgRGS2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3-34页 |
3.2.2 CgRGS2基因敲除转化子的验证 | 第34-35页 |
3.2.3 CgRGS2基因互补菌株△CgRGS2/rgs2的验证 | 第35页 |
3.2.4 CgRGS2基因的生物性状研究分析 | 第35-40页 |
3.3 CgRGS7基因相关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3.3.1 CgRGS7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0-41页 |
3.3.2 CgRGS7基因的敲除及验证 | 第41页 |
3.3.3 CgRGS7基因的生物性状研究分析 | 第41-45页 |
4 讨论 | 第45-48页 |
4.1 生物信息学 | 第45页 |
4.2 功能鉴定 | 第45-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