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铁岭市实验学校“以老带新”导向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 选题来源第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文献评述第11-14页
        (一) 有关师徒制的研究第11-12页
        (二)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第12-13页
        (三) 有关师徒制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作用的研究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14页
        (二) 案例分析法第14页
    四、创新点第14-16页
        (一) 揭示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性第14页
        (二) 倡导新老教师的精准融合第14-15页
        (三) 从实际出发全方位多角度探讨师徒模式第15-16页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6-19页
    一、核心概念界定第16页
        (一) 以老带新第16页
        (二) 师徒制第16页
        (三) 师徒结对第16页
        (四) 教师专业发展第16页
    二、“以老带新”导向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6-19页
        (一)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内涵第16-17页
        (二)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第17-19页
第三章 铁岭市实验学校“以老带新”导向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现状第19-30页
    一、铁岭市实验学校“以老带新”实施概况第19页
    二、铁岭市实验学校“以老带新”形式及实施过程第19-20页
        (一) 铁岭市实验学校“以老带新”形式第19页
        (二) 铁岭市实验学校“以老带新”实施过程第19-20页
    三、铁岭市实验学校“以老带新”结对原则第20-21页
        (一) 自愿配对原则第21页
        (二) 酌情分配原则第21页
        (三) 公开公正原则第21页
    四、铁岭市实验学校“以老带新”导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第21-30页
        (一) 青年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成长第21-24页
            1. 青年教师初入课堂的困惑与欣喜第22-23页
            2. 青年教师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管理第23-24页
        (二) 青年教师角色适应能力的提高第24-27页
            1. 青年教师的初次试讲与反思第24-25页
            2. 青年教师角色转换中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3. 青年教师如何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第26-27页
        (三) 铁岭市实验学校实施“以老带新”带来的辐射效应第27-30页
            1. 青年教师:迅速适应环境第27-28页
            2. 老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第28页
            3. 学校文化建设:形成学习型组织第28-30页
第四章 铁岭市实验学校“以老带新”导向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存问题及成因第30-34页
    一、铁岭市实验学校“以老带新”导向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存问题第30-31页
        (一) 对“以老带新”意义存在的认识上的偏差第30页
        (二) 在实施“以老带新”活动中出现结对目标笼统及指导内容混乱第30页
        (三) 学校组织层在整个过程中的指导缺位第30页
        (四) “以老带新”活动中评估考核的简单化第30-31页
    二、铁岭市实验学校“以老带新”导向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存问题的成因第31-34页
        (一) 规章制度还需完善第31页
        (二) 学校应为青年教师提供合适的支持第31页
        (三) 校领导重视程度需进一步提高第31-32页
        (四) 部分老教师指导工作随意性大第32页
        (五) 部分老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第32页
        (六) 需构建多元化培训体系第32-34页
第五章 铁岭市实验学校“以老带新”导向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对策第34-37页
    一、铁岭市实验学校的教育行政具体对策第34-35页
        (一)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第34页
        (二) 建立相应的改进老教师“以老带新”的制度第34页
        (三) 做好选拔和配备工作明确相应职责第34-35页
        (四) 增强新教师职前职后培训第35页
        (五) 为青年教师尽快适应角色提供辅导活动第35页
    二、铁岭市实验学校的新老教师开展“以老带新”的自我管理对策第35-37页
        (一) 铁岭市实验学校的老教师开展“以老带新”的自我管理对策第35-36页
        (二) 铁岭市实验学校的新教师开展“以老带新”的自我管理对策第36-37页
第六章 结论第37-39页
    一、在学校师资管理工作中科学看待“以老带新”的优势第37-38页
        (一) 理论指导实践第37页
        (二) 学校丰富“以老带新”结对形式第37页
        (三) 学校为师徒双方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第37-38页
    二、正确认识并努力实现“以老带新”导向下的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第38-39页
        (一) 充分利用“以老带新”实现自我发展第38页
        (二) 端正态度积极学习以促进专业成长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第41-44页
致谢第44-45页
作者简介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新创业教育视野下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改革研究
下一篇:灯塔市人民法院法官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