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压力加工工艺论文

考虑应力叠加的矫直机理及实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及课题来源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2 课题来源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矫直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矫直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矫直过程中工件截面应力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本文主要内容第15-16页
    1.4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2章 矫直原理及矫直力学特性分析第17-29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矫直机理第17-20页
        2.2.1 矫直判定准则第17-18页
        2.2.2 压力矫直原理第18-19页
        2.2.3 矫直压头和支点位置分析第19-20页
    2.3 材料应力-应变模型第20-22页
    2.4 矫直的弹塑性弯曲理论第22-28页
        2.4.1 弹塑性弯曲假设第22-23页
        2.4.2 矫直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析第23-24页
        2.4.3 矫直过程的曲率关系分析第24-27页
        2.4.4 矫直过程的弯矩分析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矫直应力分布演变规律及行程预测第29-48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第29-31页
        3.2.1 残余应力的定义及分类第29-30页
        3.2.2 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第30页
        3.2.3 矫直残余应力第30-31页
    3.3 二次矫直应力演变规律及行程预测第31-37页
        3.3.1 二次矫直应力演变分析第31-33页
        3.3.2 二次矫直迭代过程及行程预测模型第33-37页
    3.4 多次矫直应力演变规律及行程预测第37-43页
        3.4.1 多次矫直应力演变分析第37-38页
        3.4.2 多次矫直迭代过程及行程预测模型第38-43页
    3.5 矫直过程解析及分析第43-47页
        3.5.1 强化材料分析第43-45页
        3.5.2 强化材料和理想弹塑性材料对比第45-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多次矫直过程的仿真及解析第48-58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软件简介第48-49页
    4.3 多次矫直仿真方案及过程第49-53页
        4.3.1 矫直过程解析流程与仿真方案第49-50页
        4.3.2 有限元仿真过程第50-53页
    4.4 有限元与解析结果对比分析第53-57页
        4.4.1 加载应力求解与分析第54-55页
        4.4.2 残余应力求解与分析第55-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多次矫直对比实验与分析第58-69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矫直实验对象选型第58-59页
    5.3 实验方案及实验设备第59-64页
        5.3.1 实验方案第59-61页
        5.3.2 实验设备第61-64页
    5.4 多次矫直实验及分析第64-68页
        5.4.1 矫直实验过程第64-66页
        5.4.2 实验结果分析第66-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6.1 全文总结第69-70页
    6.2 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成果第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车身焊缝的腐蚀研究
下一篇:塑性材料混合磁流体曲面研磨机理及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