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4-17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1.1.1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1.1.2 排除标准 | 第14-15页 |
1.1.3 终止标准 | 第15页 |
1.2 研究工具 | 第15-16页 |
1.2.1 自编女性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一般资料问卷(见附录A) | 第15页 |
1.2.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见附录B) | 第15页 |
1.2.3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见附录C) | 第15-16页 |
1.3 问卷调查研究过程 | 第16-17页 |
1.3.1 调查方式 | 第16页 |
1.3.2 质量控制 | 第16-17页 |
2 研究分组 | 第17页 |
3 治疗过程 | 第17-22页 |
3.1 逍遥散治疗组 | 第17-22页 |
3.1.1 中药逍遥散治疗过程 | 第17-18页 |
3.1.2 逍遥散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组 | 第18-22页 |
4 知情同意 | 第22页 |
5 质量控制 | 第22-23页 |
6 观察周期及疗效评价 | 第23页 |
7 统计分析 | 第23页 |
8 结果 | 第23-31页 |
8.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第23-25页 |
8.2 两组间一般资料研究对比结果(t检验,χ2检验) | 第25-26页 |
8.3 两组治疗前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的比较,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的比较(t检验) | 第26-27页 |
8.4 同一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的比较(配对t检验) | 第27-28页 |
8.5 逍遥散联合心理干预试验组与逍遥散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 检验) | 第28-29页 |
8.6 逍遥散联合心理干预组与逍遥散组总有效率比较(χ2检验) | 第29-30页 |
8.7 治疗后抑郁伴焦虑症状缓解不同程度的疗效与两组受孕率的相关性(χ2检验) | 第30-31页 |
8.8 逍遥散联合心理干预组与逍遥散组受孕率的比较(χ2检验) | 第31页 |
9 讨论 | 第31-34页 |
10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附录 A 一般信息调查表 | 第38-39页 |
附录 B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 第39-41页 |
附录 C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 第41-42页 |
综述 不孕症患者心理问题研究进展 | 第42-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