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孢炭疽菌G蛋白信号途径四个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1.1 炭疽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1.1 炭疽菌属 | 第10页 |
1.1.2 胶孢炭疽菌 | 第10页 |
1.1.3 侵染机制 | 第10-11页 |
1.2 G蛋白信号途径系统 | 第11-15页 |
1.2.1 G蛋白信号传递机制 | 第12页 |
1.2.2 G蛋白信号调控蛋白 | 第12-13页 |
1.2.3 真菌G蛋白信号途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 胶孢炭疽菌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 第15页 |
1.4 基因敲除方法介绍 | 第15-17页 |
1.4.1 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16页 |
1.4.2 敲除载体的真菌转化 | 第16-17页 |
1.4.3 目的敲除转化子的筛选 | 第17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0-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0页 |
2.3 培养基和试剂配方: | 第20-21页 |
2.3.1 培养基配方 | 第20-21页 |
2.3.2 试剂配方 | 第21页 |
2.4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1-23页 |
2.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1页 |
2.4.2 质粒的转化和蓝白斑筛选 | 第21-22页 |
2.4.3 质粒的提取 | 第22页 |
2.4.4 cDNA的合成 | 第22页 |
2.4.5 基因的克隆测序 | 第22页 |
2.4.6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2-23页 |
2.5 敲除转化子的获得 | 第23-25页 |
2.5.1 敲除和互补载体的构建 | 第23页 |
2.5.2 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转化 | 第23-24页 |
2.5.3 转化子的筛选 | 第24-25页 |
2.6 敲除转化子表型分析 | 第25-27页 |
2.6.1 营养生长 | 第25页 |
2.6.2 重金属离子耐受性 | 第25页 |
2.6.3 渗透压胁迫因子耐受性 | 第25页 |
2.6.4 细胞壁胁迫因子敏感性 | 第25页 |
2.6.5 分生孢子产量及附着胞形成率 | 第25-26页 |
2.6.6 黑色素分泌及胞外漆酶活性测定 | 第26页 |
2.6.7 氧化应激性试验 | 第26页 |
2.6.8 亲疏水性 | 第26页 |
2.6.9 致病性测定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6页 |
3.1 CgRGS3基因的克隆及生物学功能 | 第27-35页 |
3.1.1 cDNA序列的获得和测序分析 | 第27-28页 |
3.1.2 敲除与互补转化子的获得 | 第28-29页 |
3.1.3 营养生长 | 第29-30页 |
3.1.4 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30页 |
3.1.5 渗透压胁迫因子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6 细胞壁胁迫因子的影响 | 第31-32页 |
3.1.7 分生孢子产量及附着胞形成率 | 第32页 |
3.1.8 黑色素产量及胞外漆酶活性 | 第32-33页 |
3.1.9 氧化应激反应 | 第33-34页 |
3.1.10 致病性 | 第34-35页 |
3.2 CgRGS4基因的克隆及生物学功能 | 第35-40页 |
3.2.1 cDNA序列的获得和测序分析 | 第35-36页 |
3.2.2 敲除转化子的获得 | 第36页 |
3.2.3 营养生长 | 第36-37页 |
3.2.4 渗透压胁迫因子的影响 | 第37页 |
3.2.5 黑色素产量及胞外漆酶活性 | 第37-38页 |
3.2.6 氧化应激反应 | 第38-39页 |
3.2.7 致病性 | 第39-40页 |
3.3 CgRGS9基因的克隆及生物学功能 | 第40-42页 |
3.3.1 cDNA序列的获得和测序分析 | 第40-41页 |
3.3.2 敲除转化子的获得 | 第41-42页 |
3.3.3 表型分析 | 第42页 |
3.4 CgSom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学功能 | 第42-46页 |
3.4.1 cDNA序列的获得和测序分析 | 第42-43页 |
3.4.2 敲除转化子的获得 | 第43-44页 |
3.4.3 亲疏水性 | 第44页 |
3.4.4 分生孢子产量及附着胞形成率测定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49页 |
4.1 CgRGS3结果讨论 | 第46-47页 |
4.2 CgRGS4结果讨论 | 第47页 |
4.3 CgRGS9结果讨论 | 第47页 |
4.4 CgSom1结果讨论 | 第47-48页 |
4.5 致病性结果讨论 | 第48-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基金项目 | 第57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