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普通生物学论文--保护生物学论文

倡导联盟框架理论视域下全球生物多样性政策变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18页
    一、选题缘由第11-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6页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第16页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6-18页
第一章 倡导联盟框架理论内核第18-26页
    第一节 倡导联盟框架理论的概念厘定第18-22页
        一、议题网络:政策子系统第18-19页
        二、政策子系统参与者:政策支持联盟第19-20页
        三、以政策为导向的信念体系第20-21页
        四、政策学习第21-22页
    第二节 倡导联盟框架理论的系统模型第22-26页
        一、基本命题第22-23页
        二、政策变迁动力源第23-26页
第二章 全球生物多样性政策变迁脉络第26-34页
    第一节 全球生物多样性政策变迁三阶段第26-31页
        一、国际科学界的关注及新议题产生第27-28页
        二、全球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政策化进程第28-30页
        三、谈判修正及全面开展第30-31页
    第二节 全球生物多样性政策焦点议题的变化情况第31-34页
第三章 全球生物多样性政策变迁驱动力分析第34-50页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政策子系统的倡导联盟格局第34-36页
        一、发展中国家倡导联盟第34-35页
        二、发达国家倡导联盟第35-36页
    第二节 全球生物多样性政策子系统内部变量分析第36-47页
        一、政策信念系统差异化是引发联盟冲突的内在根源第36-41页
        二、倡导联盟资源与力量差距悬殊第41-43页
        三、存在有效的联盟间政策学习机制第43-47页
    第三节 全球生物多样性政策子系统外部动态变量分析第47-50页
        一、生物多样性危机加剧联盟间冲突第47-48页
        二、全球环保运动引导外部舆论方向第48-50页
第四章 我国生物多样性政策存在的不足及展望第50-61页
    第一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政策存在的不足第50-55页
        一、治理目标内洽性不足,法规体系建设尚待完善第50-51页
        二、政策体系不完整,政策制定缺乏科学性第51-52页
        三、管理机构协调性不足,政策执行能力较弱第52-53页
        四、生态保护补偿措施尚未成熟,公众参与环保热情不足第53-55页
    第二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政策的完善第55-61页
        一、调整生物多样性政策治理观念,坚持发展与治理相协调第55-56页
        二、健全生物多样性法律体系,强化立法保障第56-57页
        三、完善生物多样性政策管理机制,提升生态系统综合执政能力第57-58页
        四、拓展公共参与保护话语权,推动绿色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第58-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代谢组学数据中系统性因素校正的新方法
下一篇:恒星级质量黑洞自旋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