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18页
    一、选题缘由第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理论意义第11-12页
        (二)现实意义第12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12-14页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研究思路第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16-18页
        (一)研究重点第16-17页
        (二)研究难点第17页
        (三)研究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一章 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8-33页
    一、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第18-20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二)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第19-20页
    二、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第20-27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断第21-22页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第22-27页
    三、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与特点第27-33页
        (一)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第27-29页
        (二)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第29-33页
第二章 加强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第33-37页
    一、民族地区农村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第33-34页
        (一)民族团结进步的需要第33页
        (二)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第33-34页
    二、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第34-35页
        (一)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第34-35页
        (二)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动力提升的需要第35页
    三、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素质提升的必然要求第35-37页
        (一)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需要第35-36页
        (二)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综合素质提升的需要第36-37页
第三章 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7-46页
    一、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8-42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第38-39页
        (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第39-40页
        (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简单第40-41页
        (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薄弱第41-42页
        (五)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第42页
    二、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第42-46页
        (一)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第42-43页
        (二)村民自身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第43页
        (三)农民思想认识欠缺第43-44页
        (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不足第44-46页
第四章 加强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第46-53页
    一、提升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第46-48页
        (一)明确重要地位第46-47页
        (二)提高政治认同第47-48页
        (三)提升教育质量第48页
    二、提高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物质保障第48-50页
        (一)夯实农村经济建设第48-49页
        (二)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第49-50页
    三、创新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50-51页
        (一)提高教育方法的亲民性第50-51页
        (二)注重教育方式的渗透性第51页
    四、优化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第51-53页
        (一)提高基层干部思想教育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第51-52页
        (二)推进思想教育工作队伍思维方式的创新第52-53页
结束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60页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与著作情况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会维权有效性研究--基于员工权利的双重属性
下一篇:《尉缭子》“治气”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