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16-32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6-17页 |
二、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7-19页 |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9-25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5-28页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第28-32页 |
第一章 知识图谱理论及其应用 | 第32-45页 |
第一节 知识图谱的理论缘起 | 第32-36页 |
一、知识图谱的内涵与特点 | 第32-33页 |
二、知识图谱的演化过程 | 第33-34页 |
三、知识图谱的应用 | 第34-36页 |
第二节 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 | 第36-39页 |
一、词频分析法 | 第36页 |
二、引文分析法 | 第36-37页 |
三、多元统计分析法 | 第37-38页 |
四、社会网络分析法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知识图谱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 | 第39-42页 |
一、应用于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 | 第39-40页 |
二、应用于高等教育的某个学科领域 | 第40-41页 |
三、应用于高等教育热点问题的探讨 | 第41-42页 |
第四节 知识图谱方法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42-44页 |
一、知识图谱方法应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42页 |
二、运用知识图谱分析维度搭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及文献处理 | 第45-55页 |
第一节 方案设计与研究路径 | 第45-47页 |
一、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文献的梳理 | 第45页 |
二、研究时间段的选择与划分 | 第45-46页 |
三、知识图谱的绘制与分析 | 第46-47页 |
第二节 统计软件的选择与应用 | 第47-49页 |
一、知识图谱的应用软件 | 第47页 |
二、CiteSpace软件的应用 | 第47-49页 |
第三节 文献来源及处理说明 | 第49-53页 |
一、基于大陆中国知网的文献搜集与整理 | 第49-51页 |
二、基于台湾核心数据库的文献搜集与整理 | 第51页 |
三、文献处理与分析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三章 李登辉执政时期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研究 | 第55-68页 |
第一节 两岸相关研究的基本概况 | 第55-58页 |
一、文献发表数量及年代分布 | 第55页 |
二、研究专家图谱分析 | 第55-57页 |
三、研究机构分布 | 第57-58页 |
第二节 研究热点的分析 | 第58-63页 |
一、高频关键词的提取 | 第58-60页 |
二、两岸学生交流研究十分热络 | 第60-62页 |
三、两岸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比较活跃 | 第62-63页 |
第三节 研究前沿的分析 | 第63-66页 |
一、文献被引的整体情况 | 第63-64页 |
二、以高校体育交流为桥梁的研究兴起 | 第64-65页 |
三、大陆学历采认研究开始萌芽 | 第65页 |
四、以高校科技交流为纽带的研究突出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陈水扁执政时期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研究 | 第68-82页 |
第一节 两岸相关研究的基本概况 | 第68-71页 |
一、文献发表数量及年代分布 | 第68页 |
二、研究专家图谱分析 | 第68-70页 |
三、研究机构分布 | 第70-71页 |
第二节 研究热点的分析 | 第71-74页 |
一、高频关键词的提取 | 第71-73页 |
二、两岸校际合作研究尤其火热 | 第73页 |
三、两岸学生交流研究比较突出 | 第73-74页 |
第三节 研究前沿的分析 | 第74-80页 |
一、文献被引的整体情况 | 第74-76页 |
二、两岸职业教育合作研究初露头角 | 第76-77页 |
三、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政经关系的研究开始萌芽 | 第77-79页 |
四、两岸学历互认研究继续深化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研究 | 第82-100页 |
第一节 两岸相关研究的基本概况 | 第82-85页 |
一、文献发表数量及年代分布 | 第82页 |
二、研究专家图谱分析 | 第82-84页 |
三、研究机构分布 | 第84-85页 |
第二节 研究热点的分析 | 第85-94页 |
一、高频关键词的提取 | 第85-89页 |
二、陆生赴台就读和相互招生制度的研究十分热门 | 第89-90页 |
三、闽台高等教育合作研究尤其突出 | 第90-92页 |
四、两岸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研究比较活跃 | 第92-94页 |
第三节 研究前沿的分析 | 第94-98页 |
一、闽台职业合作研究具有开创性 | 第95-96页 |
二、两岸合作办学的研究开始萌芽 | 第96-97页 |
三、以“两岸关系”为中心的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研究突出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六章 各时期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 第100-111页 |
第一节 各时期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研究的共性与差异分析 | 第100-103页 |
一、两岸学者研究的异同 | 第100-101页 |
二、不同执政时期研究的异同 | 第101-103页 |
第二节 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研究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3-108页 |
一、政治因素:两岸关系是高教交流合作不可规避的问题 | 第103-104页 |
二、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推动两岸高教交流合作 | 第104-105页 |
三、教育因素:学生是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主体 | 第105-107页 |
四、福建“五缘”优势的充分体现 | 第107-108页 |
第三节 学术研究与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关系 | 第108-109页 |
一、学术研究推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发展 | 第108页 |
二、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发展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 | 第108-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8页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11-115页 |
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115-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6页 |
后记 | 第126-12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