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虚假身份登记婚姻的案例分析 | 第10-13页 |
(一)典型案例介绍 | 第10-11页 |
(二)对上述案例的评析 | 第11-13页 |
二、虚假身份结婚的类型 | 第13-15页 |
(一)“虚构身份”与“冒用身份”登记婚姻 | 第13页 |
(二)“通谋”与“未通谋”登记婚姻 | 第13-14页 |
(三)“骗婚”与“非骗婚” | 第14-15页 |
三、虚假身份结婚的效力 | 第15-19页 |
(―)虚假身份结婚的法律效力分析 | 第15-17页 |
1.虚假身份结婚不属于有效婚姻 | 第15页 |
2.虚假身份结婚不属于无效婚姻 | 第15-16页 |
3.虚假身份结婚不属于可撤销婚姻 | 第16-17页 |
(二)本文关于虚假婚姻法律效力的看法 | 第17页 |
(三)关于《民法典分则(草案)》第八百二十八条第(四)项评析 | 第17-19页 |
四、虚假身份结婚的法律救济 | 第19-23页 |
(一)民事救济与行政救济的冲突错位 | 第19页 |
(二)确定“以民事救济为主,行政救济为辅”的救济原则 | 第19-20页 |
(三)对于虚假身份结婚的受害方及子女的保护 | 第20-23页 |
1.共同财产的分配 | 第20-21页 |
2.赋予受害方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21页 |
3.子女的保护 | 第21-23页 |
五、我国婚姻法相关问题的完善建议 | 第23-28页 |
(一)建立婚姻关系确认之诉 | 第23-24页 |
(二)完善婚姻登记制度 | 第24-25页 |
(三)建立“结婚证”注销制度 | 第25-26页 |
(四)建立结婚登记公告制度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