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本文缩写符号 | 第10-14页 |
一、前言 | 第14-25页 |
·植物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植物ABP家族蛋白的分类及功能 | 第15-24页 |
·肌动蛋白聚合反应的调节子—Profilin | 第17-18页 |
·肌动蛋白动态及切割因子家族蛋白—ADF/cofilin | 第18-19页 |
·ABP-135和Vilin类似蛋白质 | 第19-20页 |
·肌动蛋白纤维交联蛋白—Fimbrin | 第20-22页 |
·植物的LIM蛋白质家族成员 | 第22-2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二、材料与方法 | 第25-34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菌种和质粒 | 第25页 |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工具酶 | 第25页 |
·化学试剂 | 第25页 |
·常用缓冲液 | 第25页 |
·常用储存液 | 第25页 |
·培养基 | 第25页 |
·PCR分析扩增试剂 | 第25页 |
·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4页 |
·载体构建实验方法 | 第26页 |
·GhLIM6启动子的表达活性分析方法 | 第26页 |
·亚细胞定位实验方法 | 第26页 |
·LIM蛋白质的原核表达 | 第26-27页 |
·高速和低速共沉淀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微丝体内和体外成束及染色观察方法 | 第28-29页 |
·LIM蛋白二聚体检测方法 | 第29-30页 |
·酵母双杂交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转化农杆菌 | 第33页 |
·浸花法转化拟南芥及阳性植株的筛选 | 第33页 |
·农杆菌介导的棉花转化 | 第33-34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34-48页 |
·GhLIM6的启动子在拟南芥中不能驱动GUS表达 | 第34-36页 |
·GhLIM2/5/6启动子的调取 | 第34-35页 |
·pGhLIM6-GUS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5页 |
·GhLIM6的启动子不能驱动GUS在拟南芥中的表达 | 第35-36页 |
·GhLIM2/5/6的亚细胞定位 | 第36-39页 |
·GhLIM2/5/6-eGFP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6-37页 |
·GhLIM5和GhLIM6在细胞质中呈网络状分布 | 第37-38页 |
·GhLIM5定位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上 | 第38-39页 |
·原核表达GhLIM2/5/6 | 第39-41页 |
·pET-28a-GhLIM2/5/6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9-40页 |
·诱导表达GhLIM2/5/6 | 第40-41页 |
·GhLIM2/5/6蛋白质的纯化 | 第41页 |
·三个GhLIM蛋白与F-actin在体外直接相互作用 | 第41-42页 |
·高速共沉淀的原理 | 第42页 |
·GhLIM2/5/6在高速离心时能与F-actin同时发生成降 | 第42页 |
·三个GhLIM蛋白使F-actin在体外发生成束反应 | 第42-45页 |
·低速共沉淀的原理 | 第43页 |
·GhLIM2/5/6在低速离心时能与F-actin同时发生成降 | 第43-44页 |
·可视化染色显示三个GhLIM蛋白使F-actin成束 | 第44-45页 |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GhLIM5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 第45-46页 |
·营养缺陷平板筛选阳性菌落 | 第45页 |
·回转实验及X-gal显色实验验证筛选结果 | 第45-46页 |
·GhLIM6基因的RNAi载体转化棉花 | 第46-48页 |
·外植体和农杆菌的共培养 | 第46页 |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抗性筛选 | 第46页 |
·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及体细胞胚的产生 | 第46-47页 |
·炼苗和移栽 | 第47-48页 |
四、讨论 | 第48-52页 |
·三个棉花LIM基因的独特的组织表达模式 | 第48-49页 |
·对GhLIM6的启动子活性分析失败原因推测 | 第49页 |
·GhLIM5和GhLIM6在棉花细胞中的双重定位 | 第49页 |
·三个GhLIM蛋白的生化功能 | 第49-50页 |
·三个GhLIM蛋白不能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